【千问千寻大运河】千年灌区成就“鱼米之乡”,揭秘江苏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来源:扬州发布 | 2021年12月28日 15:47:44
扬州发布 | 2021年12月28日 15:47:44
原标题:【千问千寻大运河】千年灌区成就“鱼米之乡”,揭秘江苏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正在加载

站在冬日的扬州市高邮运河西堤上,远望西侧高邮湖,零星帆船点缀着烟波浩渺的湖面;再看东侧的京杭大运河,南来北往的货船络绎不绝。入冬以来,里运河-高邮灌区各项冬春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沿运闸洞维修养护、灌区现代化改造、高标准农田等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11月26日下午,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2届执行理事会公布了2021年(第八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里运河-高邮灌区因历史悠久且至今仍在使用,成功入选,成为江苏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里运河高邮段全长43.4公里,从车逻镇三十里铺到界首镇子婴闸,沿线共有9座闸洞,引大运河水源,通过四级渠道为高邮灌区农田提供灌溉。里运河-高邮灌区引水灌溉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朝,是我国古代巧妙利用河湖水系进行农事活动的典范工程。

里运河-高邮灌区美丽风光。资料图片

古为今用

千年灌区成就“鱼米之乡”

位于里下河平原地区的高邮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拥有7000多年的农耕文化,农耕与灌溉相辅相成。里运河-高邮灌区的形成与高邮的自然风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高邮因其地貌特征,又称“盂城”——从空中鸟瞰高邮城,运河大堤高于城区,形成的落差致使城区像一块盆地,大运河则成了“悬河”。

“每年淮河行洪时,淮水南下,必经高邮湖,河水上涨,极易造成泛滥,淹没农田。起初,水闸的功能是减水,运河水位必须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如水位过高,河堤有决口的风险,水位过低,漕运的舟船就无法通行。”高邮市水利局局长潘玉华说,后来,古人危中寻机,在水闸减水的同时,利用多余的水量发展灌溉,不但化解了水患,还成就了“鱼米之乡”。

记者在大运河高邮段沿线看到,平津堰、南水关洞、南关坝、子婴闸等堰、坝、闸水工设施遗产点保存完好。古人用糯米汁将条石黏合起来,形成闸坝主体,抵住水流冲击而不倒。

当前,里运河-高邮灌区在用的古代灌溉工程还有五处,其中子婴闸、界首小闸、车逻闸用于农业灌溉;琵琶洞、南水关洞用于城市河道活水。这些闸洞,在历史长河中虽历次修缮,但主体结构均保存完好。

潘玉华介绍,明清时期,运河沿线老百姓引运河水灌溉属自发的零星灌溉。新中国成立后,大兴水利,随着灌溉骨干渠道向东延伸,高邮灌区灌溉面积也从最初的几万亩发展到最高峰时的63万亩,让高邮灌区真正成为了里下河地区的粮仓。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刘学应团队参与了此次里运河-高邮灌区的申遗工作。刘学应介绍,古代高邮能够通过水利设施,形成湖、河、潭三大蓄水载体,利用水闸、水洞、水关、水坝四类灌溉调水通道,变水害为水利,保证粮食生产,在当时可谓“世界级水准”。

灌溉工程运行示意。


模式多样

良好灌溉带动百姓增收

“里运河-高邮灌区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的典范。”江苏省水利厅原副厅长叶健表示,古人的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真正造福了一方百姓。

卢登荣是高邮界首镇的农民,每年农忙期间,他都会来到位于界首镇南的界首小闸,拿出手机扫一下闸洞上的二维码,何时开闸、何时关闸,尽数知晓。

“以前,我们看的是水利部门发的时间表; 现在有了二维码,就更方便了。经过跟水利部门的人聊天,我们还知道,现在闸洞配备了自动化控制闸门,可实现远程遥控和视频监控。”卢登荣告诉记者,有了这些现代化设施,农民种起田来省钱又省力。“灌区内的农田,灌溉一亩地成本只要20元,灌区外一亩田地的灌溉成本则要40元。”

“大运河以东、三阳河以西属于高邮灌区范围,共有52万亩农田,占高邮耕地面积的一半。”潘玉华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示意图,介绍道,里运河-高邮灌区在历史演变中,自西向东共分三大功能区,分别是高邮湖、里运河、灌区。高邮湖与里运河之间有西堤三闸,里运河与灌区之间有归海五坝、南水关、东堤六闸九洞,至清末基本形成一套完善的灌溉调配体系。通过闸、洞、关、坝等水工设施,连通高邮湖和灌区,实现水在高邮湖、里运河、高邮灌区之间调配,最终达到灌溉目的。

“高邮是农业大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邮灌区开始吨粮田建设。”高邮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凌高玉告诉记者,如今,随着灌溉措施、农艺技术及种子的改良,里运河-高邮灌区的水稻亩产能达到1200-1300斤,小麦亩产1000斤左右。

近年来,勤劳的高邮人在现有土地上深耕细作,追求扩大亩均效益。稻鸭共作、一稻三虾等综合种养模式应运而生。

“一稻三虾需要稻田里有大量的水,确保夏季高温时龙虾的成长不受影响。”临泽镇营西村种养大户李兵告诉记者,有了子婴闸引来运河和高邮湖的水,发展一稻三虾模式不再是问题。“在有限的土地上采用综合种养,经济效益能翻数倍。”

车逻闸。

平津堰遗址。

精准管理

让节水和生态有机发展

今年50岁的王志干是高邮市车逻镇人,每年管水季节,他会戴上红袖章,成为一名“管水季节工”。“我的工作就是联合镇上水利站的工作人员,按照灌溉制度,落实干渠和支渠级引水口和控制闸的启闭,巡查各乡镇用水制度执行情况。”王志干告诉记者,说到底,我们的工作就是确保灌溉过程中不浪费水。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邮市水利部门便开始思考,里运河-高邮灌区在有效提供农田灌溉的同时,还应注重节水。2005年开始,高邮市水利部门开始建设“现代化节水生态型”灌区。

“这些年来,我们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节水和生态并重。从现在的形势来看,这样的思路是超前的。自南水北调东线开始通水,从江都水利枢纽抽长江水沿里运河一路北上,为了确保北方人民的用水,里运河水分配给沿线的水量是有限的。如今,高邮灌区每年节约引运河水量在9100立方米以上。”潘玉华说。

在车逻镇,水利站工作人员杨朝闯将记者领到一处渠道。“在渠道改造过程中,我们采用复式断面或有限衬砌断面,既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又保证绿化植被生长空间;我们还采用护坡不护底、分段设通道、设置缓冲区,在完成渠道高效输水的同时,实现节水与生态统筹、安全与亲水兼顾。”

里运河-高邮灌区成功申遗,让更多人知道了高邮里运河沿线的历史文化和水工遗产。

“既要保障高邮灌区用水,又要服务南水北调,里运河-高邮灌区将继续做好节水工作。”潘玉华说,申遗成功只是第一步,高邮将在文旅融合上深耕细作。当前,高邮正计划建设“里运河-高邮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文化公园、高邮市水情教育中心、大运河文化展馆等,把高邮段里运河打造成既能观光、休闲、度假,又能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综合风景区,拓展具有高邮特色的水利旅游体系。

通讯员 孙勇 扬州发布记者 张旭

编辑:陈诗文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千问千寻大运河】千年灌区成就“鱼米之乡”,揭秘江苏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