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问千寻大运河】八里桥不落桅!运河文化带上570多岁古桥年内完成大修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2021年12月27日 18:23:05
北京日报客户端 | 2021年12月27日 18:23:05
原标题:【千问千寻大运河】八里桥不落桅!运河文化带上570多岁古桥年内完成大修
正在加载

  朝阳、通州交界处,570多岁的八里桥横跨通惠河,是运河文化带上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日前从朝阳区“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八里桥即将于近日初步完成大修。

  八里桥又名永通桥,因东距通州8华里而得名。它南北长50米,东西宽16米,为石砌三孔拱桥。中间桥拱高阔,最高处8.5米,舟行不必免帆,因此有“八里桥不落桅”的美誉。

  通讯员 彭凯泉摄

  “古桥已经570多岁了,年久失修,水汽导致桥体内空鼓较为严重,所以去年启动了八里桥的全面诊断和大修工程。”朝阳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修缮工程中,桥面沥青被全部清理,并找寻原有的桥面石材进行补配,对桥面进行整体重新铺墁,并重做垫层,解决桥体中间材料空鼓、疏松问题。

  古桥的西侧南端桥体受重倾斜,通过择砌(即重新填补)方式更换内侧砖体构件及垫层,从根本上解决倾斜问题。同时,对老桥桥底装板进行清理,对桥体两侧拔榫、走闪的栏板进行归安,并重新勾缝。

  2021年年底前,八里桥将初步完成此次大修。

  据了解,朝阳区是运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通惠河、亮马河、坝河、萧太后河等多条大运河的支流水系穿区而过。除八里桥外,位于双井地区的神木厂历史景观保护工程在今年也有较大进展。

  明代京城营建的巍峨宫殿,木材多来自湖广川贵的深山密林中。木材经大运河北上进入通州,运至双井附近暂存,存木材处史称神木厂。清代乾隆皇帝两次巡视神木厂并赋诗,建黄琉璃瓦碑亭,立神木谣碑。

  朝阳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神木厂历史景观保护工程中,神木廊房、神木谣碑及御碑亭工程顺利竣工,神木博物馆顺利办理启动手续,重要展品完成测试搭建。“神木厂历史景观保护工程完工后,将成为保护、传承、展示神木文化的殿堂和窗口,成为观赏和沉浸式体验一体化的共享空间,展示神木文化及大运河漕运文化。”该负责人说。

  科技手段被运用在运河文化带保护工程中。朝阳区利用数字技术记录八里桥文物风貌保护数据,对沿岸文化遗存进行全面展示,讲好大通闸到永通桥间44处历史遗存背后的故事,呈现“京通石道”“长桥映月”等25处重要地标、园区等文化元素。

  运河文化带的遗珠散落在河流沿线很多街乡。朝阳区持续推进历史文脉研究,完成通惠河、孙河古镇、坝河、东坝古镇、朝阳门石道、萧太后河、北小河等历史、民俗文脉研究课题,完成《亮马河流域历史民俗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等4个课题。顺利推进全区范围各街乡历史文脉课题研究,形成40个调研报告,并联合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院专家团队,梳理前期“十三五”历史文脉调研课题成果。

  下一步,朝阳区将加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建设通惠河、坝河(亮马河)、萧太后河、温榆河文化精品廊道。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朱松梅 程功

编辑:程祥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千问千寻大运河】八里桥不落桅!运河文化带上570多岁古桥年内完成大修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