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浮泉,是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起点,曾拯救过北京城和大元帝国。
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评价:“与历史上之北京城息息相关者,首推白浮泉。”足见其地位之重。2013年,大运河白浮泉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浮泉,当年建有水池,将水围起,流水出处有青石雕刻的九个龙头,取名九龙池。杨先灿摄
白浮泉是个成色十足的草根山泉,“出生于”古代昌平州东南隅的一座高不过70米的小山上。
元代初建,把首都迁至北京。当时北京最严重的问题是缺水。北京虽然地表水源丰富,但大多是苦水,难以饮用。而南方通过大运河运来的粮食,到通州便戛然而止,此后只能陆运进京。车马短缺且受气候掣肘,都城缺粮少水几乎窒息。
北京地势西高东低,人们曾搜遍今房山、门头沟、石景山诸地,希望能从那里引水东行进入大都,然后与通州的运河对接。最被看好的本来是永定河,但它暴虐无常让人们难以掌控。
1291年,朝廷重臣郭守敬发现白浮泉水不仅水量大而且异常稳定,是引入京城极为理想的水源。但是一路上地势凹凸,山水重重。当郭守敬把引水方案呈送给忽必烈时,人们无不为他的奇思妙想而惊叹。
《元史·河渠志》记载下他当时的陈述:“上自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而南,过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经瓮山泊至西水门入都城。”“南汇为积水潭,东南出文明门,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最后“入于潞河,以便漕运”。
如果用今天的白话简译出来,便是:将白浮泉水引向西南,流入瓮山泊,再向南汇入积水潭,然后穿过城区,从东南方向的文明门出城,最终与通州的潞河相汇。
这个“全长一百六十四里又一百四步”的水利工程,为什么被称作中国水利史上的惊世杰作呢?
白浮泉水本应径直引向东南进入城区,但是途中有沙河、清河挡道,且河谷低下,难以逾越。唯有西行,才可绕道流入瓮山泊。然而京都西高东低的地势,又令白浮泉水逆流而上成为天方夜谭。
值得庆幸的是,郭守敬早年治理黄河时,在世界上首先提出海拔高度理论,即以海平面为零点的海拔标准概念,比德国大数学家高斯同一理论的提出要早560年。郭守敬正是利用这一理论测得白浮泉的地势要高于西山山麓。按照今天的测量,白浮泉的海拔为55米,瓮山泊的海拔为40米。郭守敬的意外发现,让困顿中的白浮泉引水工程豁然天亮。白浮泉引水选线,循山麓绕行六十余里,而海拔高度缓缓下降不过数米,其精确程度令人拍案叫绝!
一道起自白浮泉的白浮堰就这样蜿蜒伸向瓮山泊,像是大自然怀中飘然而落的彩带。瓮山泊当年的使命并不是供人观赏的风景,而是肩负调控入京水流大小之枢纽。由于一直水量不足,难见今天昆明湖的气势,偌大的京城始终处于嗷嗷待哺的窘态。值得一提的是,白浮堰一路上又拦截了沙河、清河以及西山诸泉的流水,令瓮山泊“大饱口福”。
此后,便拥有了千帆聚泊的积水潭码头,24级节水闸的通惠河,南来的漕粮直抵市中心,百姓也不再为口干舌燥而顿足。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也顺理成章地西移至白浮泉。
白浮泉虽然走下了历史舞台,但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人文遗存。白浮泉及龙山地区曾经是北京首处西周甲骨文的发现地、元代两都之战的古战场、北京唯一一座“都龙王庙”的所在地,在历史上还曾建有龙泉寺、白衣庵、甘露亭、观音洞、九龙池等多处古迹,可惜大多今已不存遗迹。
资料来源:北京日报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