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问千寻大运河】运河畔的文化瑰宝

来源:津云 | 2021年12月27日 22:12:01
津云 | 2021年12月27日 22:12:01
原标题:【千问千寻大运河】运河畔的文化瑰宝
正在加载

  千百年来,流淌的大运河宛如一条生命之河,繁衍了独特的运河文化,运河沿岸的人们依河而居、以水为生,世代在运河上劳作、生息,形成了运河沿岸特殊的生产、生活、节庆习俗。

  天津市北辰区自古漕运发达,商贸兴旺,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古朴的乡风民俗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并产生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辰区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市级非遗项目23个,区级非遗项目19个。

  丰富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运河的文化记忆符号,世代以身口相传而得以延续相承,正是这些文化瑰宝,留住了运河畔乡土文化的根脉。

  津门法鼓·刘园祥音法鼓

  寒暑假的每个周六上午,刘玉新都准时来到刘园新苑社区的祥音法鼓会所,准备乐器、调试音响……让培训班的学员尽快掌握祥音法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园祥音法鼓的第五代传承人,将祥音法鼓传承下去是刘玉新的责任。

  刘玉新

  “刘园祥音法鼓”从清朝道光年间流传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因其鼓乐齐奏发出雅韵之声,代表着祥和与欢乐、吉祥康宁,故名为“祥音法鼓”,后演化为民间花会,在喜庆日或重大活动日庆贺演出,是集民间音乐、舞蹈、武术、美术、雕塑与民风民俗于一体的广场艺术。

  刘园祥音法鼓于2007年6月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今年74岁的田文起是“刘园祥音法鼓”第四代传承人,从6、7岁开始,田文起就跟着父亲在祥音法鼓会所演出,耳濡目染产生了兴趣,跟着父亲学起了法鼓,长大后成为第四代传承人。

  田文起

  “法鼓流传于刘家园地区,过去,祥音法鼓是家族传承,一家三代甚至四代都会击鼓敲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对法鼓的了解越来越少,祥音法鼓的传承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逐渐年迈的田文起考虑祥音法鼓的传承人,刘玉新被他“看中了”。

  刘玉新小时住在北辰区体育馆附近,上世纪80年代,每天晚上,他都能听见体育馆内祥音法鼓训练的乐声,“那鼓声一响,我放下碗筷就往体育馆跑,对法鼓很着迷。”

  每年过年祥音法鼓出会,都是刘玉新最兴奋的日子,祥音法鼓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两三里地,很是壮观,一行人肩挑手举,浩浩荡荡从娘娘宫门口出发,途经行至狮子林桥,一路行至东风桥,一路上驻足观看者众多,欢呼叫好声不断。

  十几岁时,刘玉新正式学习法鼓,最初跟在大人后面打小镲,历练了20余年,刘玉新成为了祥音法鼓会所的“台柱子”,2000年左右,刘玉新接过田文起的接力棒,成为祥音法鼓第五代传承人。

  “法鼓花会不像别的,年纪大了想学也学不好,最好就是从小学习。”为了传承祥音法鼓,在北辰区文化部门的鼓励引导和资金支持下,刘玉新开办了公益培训班,每年寒暑假教授学生们学习法鼓,还到附近的小学免开班授课,免费对小学生进行培训。

  “刘园祥音法鼓虽在几代人的精心维护下延续至今,但现在了解法鼓的人越来越少,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这是宝贵的文化瑰宝。”刘玉新说,期待疫情过去,北辰区的春节还能延续祥音法鼓花会,让现代人感受传统的民间文化习俗带来的喜庆祥和。

  穆氏花毽

  花毽儿,很多人都踢过,在天津的天穆镇,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踢花毽儿,从自家练习传播到街坊邻里,把毽子踢成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天津市北辰区天穆村文化站,每到晚上总有一队少年练习踢毽子——普普通通的毽子,竟然能缠身绕腿,上下翻飞、翻转自如,让人眼花缭乱——这便是训练中的天穆村花毽队。

  这支成立于1996年的民间队伍,培养出了全国踢毽冠军,2008年,天穆村花毽队受邀在奥运会比赛间歇进行表演,是当年唯一一支在奥运会赛场进行表演的民间体育队伍,队伍的组建者穆瑞宽是穆氏花毽的第三代传人。

  穆氏花毽起源于清朝光绪三年,穆瑞宽的祖父穆成亮从石家大院中几位踢毽的老先生那里学会了踢花毽技艺,回到村子后不断练习,并将技艺传授给儿子穆祥耀、孙子穆瑞宽。

  祖孙几人都痴迷于踢毽,经常聚集毽友,或传艺,或切磋,出天穆村不远,是北运河。穆瑞宽每天早晨带着一只花毽,在运河边找平整、开阔的地方练习,很快吸引了一大批爱好者,踢花毽慢慢成了运河边盛行的一项运动。

  1996年,穆瑞宽组建了天穆村花毽队,那之后,来学习踢花毽的,既有六七岁的孩子也有年逾古稀的老人,天穆村里、河畔边,到处可以看到踢毽的人们,从穆瑞宽退休到去世前,他传授了近千人。

  2016年,已经76岁高龄的穆瑞宽,在生病期间仍旧每晚去指导花毽队练习,病重后对大儿子穆怀良的嘱托是“接手花毽队,将踢毽技艺传承下去”。

  穆怀良

  穆怀良从小就被父亲带着踢毽,曾创下过连踢1小时47分钟中间不落地的好成绩,2000年,他参加全国农运会花毽比赛,获得个人规定动作第二名。

  父亲去世后,穆怀良成了花毽队的教练,虽然生意繁忙,但每周除周六外的每个晚上,他总要抽出两个小时指导队员,没有特殊情况从不间断。

  几年前,北辰区花毽运动协会成立,穆怀良任协会会长,与天穆小学联合举办花毽培训班,坚持花毽传承“从娃娃抓起”。

  穆氏花毽传承百余年,从自家传习到普及全村再到成立花毽协会,现有会员200多名,参加习练群众达万人以上,近年来积极参加全国各类运动会和花毽比赛,多次获得一等奖。

  2017年5月,穆氏花毽被市政府批准为天津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5月,公布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穆怀良和弟弟穆怀杰是第四代传承人。

  穆怀良也在努力着,祖辈传下来的衣钵让他对花毽多了一种情感和不舍。“希望有华人的地方都知道穆氏花毽,把这项传统技艺带到全世界。”

  北辰民间绘画

  北辰区文化中心的几间展馆中,展示着一幅幅浓墨重彩的农民画,五颜六色的画面中,稚嫩中透着纯朴,稚拙中充满灵气,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北辰人特有的质朴、率真、热情与幽默,也呈现了中国的变迁和时代的特点。

  作为北辰农民画第五代传承人,现任职于天津市北辰区文化馆的85后副研究馆员、著名画家、农民画传人何小宝对北辰农民画感情深厚。在他眼中,农民画是一种“心像”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比如,一个农民走过一座大桥这样一个简单的场景,他想记录下来,或者他看见改革开放以来身边的各种变化,他就拿起了画笔,直观地去描绘他内心所思所想。”

  何小宝

  北辰地处天津北端,京津之间,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依托运河,北辰自古就漕运发达,商贸兴盛,有皇家粮仓美誉。

  运河水像母亲一样,滋养着运河两岸的人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北辰的农民便用手中的画笔来记录这一切美好,这便是农民画的起源,“很多人以前会剪纸、刺绣,当他们把剪刀换作画笔,以笔为针,把传统民间艺术融入画中,北辰农民画也就应运而生。” 何小宝介绍,政府的文化部门发现了这一特殊群体的存在,便组织他们在文化馆、文化站进行培训,并有专业美术干部进行辅导,培养了一大批农民画画家。

  《运河赞歌》何小宝

  《运河风情》陆连江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到90年代,北辰农民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农民画展,两次进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这标志着北辰农民画进入成熟阶段。此外,北辰农民画还多次赴瑞典、挪威、美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展出,百余件作品被国内外国家级博物馆收藏,万余件作品被国内外艺术馆及个人收藏,北辰区也因此3次被文化部(原)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之乡”。

  “北辰农民画一度风靡于国外,那是因为它与西方稚拙派画作间存在共性,有人将它称为 ‘东方毕加索画作’。”何小宝说。

  《春归大地》何小宝作品

  2019年11月,北辰民间绘画被列为北辰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前,北辰区有200余位农民画家参与创作,常年开展各种农民画展览活动。

  为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北辰农民画,北辰陆续成立了北辰农民画志愿者服务团队、大张庄镇农民画创作培训基地、双口镇成立农民画创作基地、青广源农民画基地,在北辰文化中心成立了农民画展览馆等。同时,还举办了以小学美术老师为骨干的农民画培训班。

  用最稚拙的笔触,勾勒最美的乡土。根植于津郊沃土的北辰农民画,如今已经绽放成一朵绚丽的民间艺术之花。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千问千寻大运河】运河畔的文化瑰宝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