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问千寻大运河】江苏与运河的那些往事·神秘微笑

来源:我苏网 | 2021年12月26日 18:27:21
我苏网 | 2021年12月26日 18:27:21
原标题:【千问千寻大运河】江苏与运河的那些往事·神秘微笑
正在加载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重要指示精神,我苏网积极参与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组织的“千问千寻大运河”网络主题活动。以文化为内核,策划推出“云赏大运河”、“运河百问”、“大运河进行曲”、“大河之上”等内容多元,形式丰富的新媒体产品,深入宣传运河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成就,在今昔对比中展现新时代大运河的新风貌。

  因为同样拥有令人难以觉察的、转瞬即逝的、亘古不变的“神秘微笑”,洛阳卢舍那大佛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但比起蒙娜丽莎,这座佛像的笑容更为自信,因为她的原型是武则天,充满着盛唐气息

  武则天不但把自己的专属佛像建在洛阳,并且她大部分时间也在这里办公,洛阳是当时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历史上唯一被称为“神都”的城市。

  盛唐女皇至高无上的荣耀与尊贵、神都洛阳举世无双的繁华与富庶,均得益于隋唐大运河开凿后,江淮地区的财赋源源不断的运达

  

  自东吴在江东建立政权近四百年来,尤其在晋朝的“衣冠南渡”之后,偏安一隅的江淮以南地区得到迅速发展,最为繁盛之时,南梁都城建康(今南京)已是一座有着百万人口的举世无双的古代东方国际化大都市,与当时的古罗马一起被誉为人类古典文明的两个中心。

  此时的北方则在八王之乱、五胡十六国的长期混战中饱受煎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中国的经济中心正不可逆转地向南方移动。

  隋文帝在统一南北后,这位长期生活在北方的汉子,认为关中地区(今陕西中部)不仅有“四大关隘”的地势,更有“八百里秦川”的沃野,与秦汉的开拓者一样,他也把政治和军事中心定在这里,营建新都大兴城(今西安),并在汉代漕渠的基础上,重新开凿了一条与渭河平行的运河——广通渠方便将黄河平原的物产运到人口过多的首都

  做了九年扬州总管的隋炀帝则非常清楚,与北方黄河平原比起来,位于南方的江淮一带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资源丰富,十分繁华。而且经过他父亲“文景之治”式的励精图治,留下了一片大好河山,他完全可以像汉武帝那样“造”了。于是,隋炀帝将都城移至居于“天下之中”的洛阳,并开凿从东都到江淮地区的水上航道。

  第一段为通济渠,起于洛阳附近的洛水、黄河交汇处,向东南流向盱眙(今江苏盱眙)附近的淮河;第二段为山阳渎(古邗沟),起于山阳(今陕西商洛)附近的淮河,向南流向江都(今江苏江都)附近的长江。

  隋炀帝的要求很高:渠宽不小于四十步,可通龙船;渠堤筑成宽阔的御道,道两旁统统植上柳树,如此浩大的工程,以“役丁死者什四五”的惨烈代价,在半年内就完成了。

  通济渠、山阳渎一开通,黄河、长江刚联到一起,隋炀帝就迫不及待地从洛阳启程,沿着新开凿的大运河,巡游江都。由于江淮地区从东晋开始形成的门阀士族的特殊势力,一度与中央对抗,大小起义不断,所以这次江都之行,隋炀帝也有震慑、安抚南方的目的。他率领包含将士在内的20多万人,动用大小船只5191艘,首尾相接,迤逦二百余里;又下令赦免江淮以南地区罪犯、免除扬州辖区内徭役五年、免去旧扬州总管辖区内徭役三年。此后,隋炀帝又巡游了两次江都,不管是否出于他的初衷,每次都讲排场、有威势、够铺张的“水殿龙舟事”耗费了大量的民力物力,令沿途百姓叫苦不迭。

  除了通济渠、山阳渎,隋炀帝又开通了南延到余杭(今杭州)的水利工程——江南运河,以及为三征高句丽而开凿的通往涿郡(今北京)的水上航道——永济渠,自此,全长 4000多里的大运河贯通,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此外,隋炀帝还有很多功绩,比如他修的长城比秦始皇修的更长,重开丝绸之路……但长期且频繁的大兴土木、穷兵黩武,使百姓苦不堪言,他又不像汉武帝那般懂得自我反省、改过革新,为后来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图片来源: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隋炀帝留下的大运河,成为唐王朝的经济命脉。

  唐代隋后,唐高祖定都大兴城,改名长安;唐高宗即位后,将洛阳定为东都,与长安两都并重;武则天临朝称帝,建立周朝,定都洛阳,并改名为“神都”。

  许多野史认为,这武则天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做成人彘并处死后,常常梦见二人披头散发、血淋淋地前来索命,干脆迁往洛阳,终生不回长安。实际上,对武则天这样的铁腕女皇来说,纯属无稽之谈。

  武则天长期居住洛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里有粮。

  长安附近虽有隋文帝疏浚的广通渠,但黄河上的三门天险却给漕运带来了极大的危险,这里通道狭窄,水流湍急,还有一块砥柱挡在前方,稍有不慎就船毁人亡,隋文帝曾下令劈开砥柱,凿出栈道,再由纤夫在栈道上牵挽漕船通过,但收效不佳。隋炀帝迁都洛阳后,广通渠逐渐荒废。

  唐初,长安城内的日常饮食主要由周围“八百里秦川”供给,但随着官俸军需以及外来人口的激增,每逢灾荒之年,粮食根本不够吃,皇帝只能带领嫔妃、大臣等各色人等前往洛阳“就食”。武则天尚未即位之前,就有过三四次这样的“乞食”经历。

  相比之下,洛阳有着当时无与伦比的便利交通优势——隋炀帝时期修建的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借助水路运输,能够源源不断从江淮地区获得赖以生存的粮食,位于洛阳的含嘉仓占全国储粮总量的一半,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

  此时的洛阳是古代最美的都城,千帆万帆在城中的大运河穿梭,城中里坊布局整齐,宫殿楼台壮丽如天上的紫薇神宫,“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画阁红楼宫女笑,玉箫金管路人愁,漫城入涧橙花发,玉辇登山桂叶稠;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以武则天为原型的卢舍那大佛发出了神秘且自信的微笑。

  

  图片来源: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

  唐中宗继位后,又将国号由“周”改为“唐”,并迁都回长安。到了唐玄宗时期,长安人口过百万,关中地区粮食的产量更加供不应求。

  水陆转运使韦坚在汉代漕渠和隋代广通渠的基础上,重新修筑漕渠,并在长安东郊望春楼下开拓了著名的水陆码头——广运潭,使京城长安可以通过华阴、陕州、洛阳一线,与以大运河为主干的全国漕运网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

  为了庆祝这项水利工程的竣工,韦坚还特地在广运潭上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水运博览会,请唐玄宗和大臣们登上望春楼观赏。此次水运博览会共有三百艘船只参加,船上载着江南的金银钼锡、绫罗绸缎、瓷器酒具、名酒茶叶、文房四宝、名贵药材……列队游弋,展示了唐代商贸的发达和水运的畅通。

  漕运的改革让关中大富,“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玄宗后期始,政府就已长驻长安,不再在两都之间奔波,唐帝国的军事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真正联结成一个坚固的整体,国势昌盛,演进成开元天宝年间强盛的大唐帝国,成为中国政治史上的黄金时代。

  “安史之乱”后,东北部地区被独立或半独立的节度使控制,他们扣留进京税粮,而中原地区忠于朝廷的地方官员及其军队消费了当地所有的粮食,唯有江淮以南地区有余粮可供输出,并让唐王朝又维持了一百余,直至“黄巢起义”切断了大运河后,唐朝真正走向了灭亡。

  我苏特稿  文/五柳 石梦琦(实习)

  学术支持: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  林留根  

  参考资料:蔡桂林《天下在河上:中国运河史传》、《哈佛中国史》、《运河·中国: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考察》、百度百科

编辑:黄佐春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千问千寻大运河】江苏与运河的那些往事·神秘微笑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