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挑战极限筑天路 勇创一流树丰碑

来源:央视网 | 2021年12月01日 14:05:12
央视网 | 2021年12月01日 14:05:12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来看今天(12月1日)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系列报道。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它跨过巍巍昆仑,穿过茫茫雪原,直达西藏腹地,使雪域高原和我国内地紧紧连在一起。

在修建过程中,几代铁路人历时半个世纪,克服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筑起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丰碑,也铸就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恶劣的自然环境、闭塞的交通状况曾严重阻碍了西藏的发展。1956年,党中央作出决策,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1958年9月,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开工建设,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三年后青藏铁路全线停建,直到1974年,一期工程才全线复工。六万多名铁道兵挥师高原,在绵延6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开始迎接艰难的挑战,而高原反应是几乎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第一道难关。

原铁道兵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 程化栋:头就像爆炸了似的那么疼,给我四片安眠药都睡不着觉。

高原气候变幻莫测,寒冷时夜间温度会骤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为了防风保暖,战士们只好住在半地窖式的行军帐篷中。

时任铁道兵第十师师长 姜培敏(生前采访):就是一床被子,一人一个锨,一人一个镐,一人一副筐,那个时候也不像现在又有氧气瓶又有氧气袋,没有这些东西。

西进路上的关角山长冬无夏,平均海拔3600米的关角隧道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在缺氧环境下进行高强度劳动,体力透支很快,再加上地质特殊,塌方灾害频发,为打通隧道,有100多位战士长眠在了雪域高原。整整10年,3600多个日日夜夜,筑路大军不畏艰险,终于攻克了一道道难关。1984年5月1日,青藏铁路一期线路顺利开通运营。2001年6月,全长1142公里的二期工程格尔木到拉萨段正式开工建设,而这一次大家面临的是更为严峻的极限挑战。

时任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卢春房:4000米以上的地段是960公里,多年冻土地段是550公里,平均海拔是多少呢?4438米,比一期工程要高了1000多米。头疼、头晕,还有血压增高,走路像踩棉花一样,这些反应大部分人都有。

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二期工程建设中,工地沿线设立了29所医院115个医疗点,这在铁路建设的历史上前所未有。

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隧道,洞内含氧量不到平原地区的40%,被称为“生命禁区”。施工初期,队员们都要身背5公斤重的氧气瓶坚持作业。

中铁二十局总工程师 时任风火山隧道队队长 任少强:打风枪、立拱架的时候,负重氧气瓶,人的消耗更多。大型机械与施工人员争夺氧气,使隧道里边本来就稀薄的氧气更加少了。

直到第二年,经过200多次的反复研测,北京科技大学突破高原制氧技术并建起制氧站,才使洞内含氧量达到了平原地区的70%左右。

青藏铁路翻越唐古拉山,最高处海拔5072米,这也是世界铁路的海拔最高点。这里终年积雪,气候多变,在挺进过程中,施工队克服重重困难,全天候作业,在恶劣环境中创造了多项高原铺架纪录。

中铁一局新运公司工运公司第六党支部书记 时任中铁一局青藏铁路项目部前方站站长 马建争:非常艰苦,但大家干劲十足。饭送上去以后大家还得抓紧时间吃,有时候你吃得慢的话直接就冻透了。(缺氧)干活虽然是慢动作,但是大家还是积极干着,最起码我就推进一米,我们任务不管咋样就往前挺进一米。

除了缺氧和气候多变,二期工程还要面对一个被困扰多年的世界级难题,就是铁路如何穿越长达550公里的冻土层路段。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随着冬夏季节变换而反复冻结消融,随之带来的地基变形会严重影响路轨安全。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青藏铁路冻土科研队队长 刘争平:从上世纪70年代,包括从风火山试验段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之后在青藏铁路格拉段550公里范围内,我们做了800多个钻孔,同时还进行了400多公里的物探扫描断面,再加上16万米的钻探,全靠中国人自己摸索,自己总结。

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和探索终于结成硕果。施工中,数百名科研人员始终和工程人员并肩战斗在第一线,一系列的技术攻关终于攻克困扰多年的冻土层问题,让青藏铁路成为“世界冻土工程的博物馆”。

由于空气稀薄、寒冷干旱,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但破坏将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这对铁路建设也提出了巨大挑战。

时任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永福:宁可慢一点,也要保护好环境,包括保护植被、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水源,有些地方就要改线,就不能走那个地方了。再一个就是,有一些工程要增加桥梁,为了环境保护,这个地方一般措施不行了,需要架桥。

为此,铁路沿线开辟出33处总长58公里的野生动物迁徙通道,这也让施工难度和强度增大了很多。而随着高原草种的试验推广和修建人工湿地、边坡植被恢复等措施的实施,青藏铁路也成了绿色高原铁路施工的典范。

在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建设中,14万筑路大军奋战雪域高原,他们历经1800多个昼夜,五易寒暑,用顽强不屈的意志将梦想变为现实。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列车飞驰的轰鸣声响彻了茫茫高原。

“挑战极限、勇创一流”,一代代中国筑路人用青春和汗水接力,打破了“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的断言,书写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中国奇迹!

编辑:刘珊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挑战极限筑天路 勇创一流树丰碑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