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徐也晴 吕媛媛):“看到这种黄花请立即上报!”近日,“加拿大一枝黄花”登上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热搜,但这种看似无毒无害、长着黄花绿叶的植物却是外来入侵物种,目前已被“全网通缉”。为什么一棵植物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
据今年5月份发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而“加拿大一枝黄花”就列于名单之内。
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
“入侵”就表示存在危害
严格意义上来讲,不是本地生长的都可以被称为外来植物,但并不是所有的外来植物都叫外来入侵植物。“比如说我们的粮食中的玉米、土豆,甚至葡萄,这都是外来的。”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于胜祥介绍,只有在自然界在引入地建立种群,并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才叫外来入侵物种。
一般来说,“只要加上‘入侵’这两个字,那么它肯定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甚至是对经济造成危害。”
入侵物种的危害多而广
于胜祥表示,外来入侵物种带来的危害既有直观可见的,也有潜藏在深层的,具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文化。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是通过排挤当地物种或者与当地物种竞争食物营养,甚至分泌一些化学物质来控制其他物种的生长,从而减少当地物种的种类和数量,甚至造成当地物种的濒危或者灭绝,最终导致了当地生态系统单一化或者退化,改变了当地的自然景观。”此外,外来入侵物种很可能会和本地物种进行杂交,从而潜移默化污染了遗传多样性,“这个危害其实可能更长远更大。”
外来入侵物种——豚草
同时,外来入侵物种还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一定影响,“比如说豚草的花粉,就是现在秋季的一个重要过敏原。”
据媒体报道,“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繁殖方式非常野蛮,所到农田大量减产,村民也纷纷表示它会抢夺肥料,庄稼吸收不了。于胜祥称,外来入侵的植物一旦入侵到农田、果园、森林、池塘或者水域河道,就会对经济作物或者是渔业带来极大危害。“它是一个连带性的(影响)。”以另一外来入侵物种凤眼莲为例,由于其长势迅猛,会把整个水面给封闭,导致水底的鱼类很难获取阳光、氧气,从而导致渔业、农田作物的减产。
外来入侵物种——凤眼莲
外来入侵物种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是人们经常会忽视的。于胜祥说:“一些民族地区,比如说傣族、苗族等,他们跟当地一些动物或者植物有非常密切的联系。那么外来入侵物种一旦取代了本地物种和资源,便会悄无声息地削弱民族文化的根基。”
外来物种“军团”是怎样入侵的?
“大部分是人为有意引种过来的,比如说作为饲料,作为观赏的植物花卉。”据海关总署官网显示,今年一季度海关在邮件、快件、旅客携带物渠道截获外来物种710种1749批次。据了解,一些昆虫、植物爱好者通过瞒报、夹藏等方式,违规邮寄活体动植物或标本。央视网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装有外来物种的包裹多数在入境申报品名上“动手脚”,其中多以“礼品”“玩具模型”等进行申报。
天津海关截获夹藏的植物种子
“外出旅游的时候不能夹带国外的一些植物或者是植物的繁殖体回国。”于胜祥认为,虽然海关是国门的第一道防线,但人们还是要有主动防控意识。“包括养的一些花或者宠物,弃养或者是放生的时候,也很有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当然,“入侵”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自然传播”行为。据于胜祥介绍,我国与越南、缅甸、老挝交界一带,有大量的外来入侵物种,这些就属于是无意的、自然传播过来的。
鉴别与处理
目前,全国已发现的外来入侵物种已高达数百种,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想准确鉴定每一种外来入侵物种非常困难。
“但是外来入侵物种它往往有这样的一些特点,比如说外来入侵物种,它多发生在一些人为干扰过的环境中,而且它很容易形成单一优势的这种优势群落。如果你看到一大片只有一个种,你就可以怀疑这是外来入侵物种。”随着公众对外来入侵物种越来越关注,于胜祥认为相关单位可以积极出版识别手册,来帮助人们快速了解并认识它们。
目前看来,对于外来入侵物种最有效的防控措施就是在“入侵”的早期阶段能够及时发现并清除,但防控的过程比较复杂。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如果遇到外来入侵物种,首先就是能够及时跟当地的主管部门汇报。”
于胜祥特别强调,盲目拔除或者是焚烧“加拿大一枝黄花”并不可取,如果没有“连根拔起”,它还是会在短时间内建立种群。其次,“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多年生的植物,到深秋或冬天的时候,地上的部分就枯死了,即便进行焚烧也不会损坏其根状茎系统。因此,在清除过程中还是需要由当地的主管部门结合外来入侵物种本身的特点,综合全面去考虑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制定有效的防除措施。
编辑:阚纯裕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