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下闸遗址
广源闸
白浮泉
作为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的重要组成内容,昨日,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水务局主办的“水利遗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举办。会上公布了《北京市第一批水利遗产名录》,涉及昆明湖、北海、白浮泉、广源闸、永通桥、清代自来水厂、澄清下闸遗址共7处文保单位。
昆明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昆明湖,位于海淀区颐和园内湖泊,总面积有3000亩之阔,约为颐和园总体面积的四分之三。昆明湖是由水源工程、调蓄水库、节制闸工程、堤坝桥梁等水利工程构成的复杂工程体系,体现出中国古代水利管理的高超智慧。
北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海是西城区北海公园内湖泊,面积约583亩,是北京城中风景最优美的前“三海”之首。元至清三代,中南海与北海水域称太液池,是现代中国保留下来的历史最悠久、保护最完整的皇城宫苑。
白浮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浮泉,位于昌平区化庄村东龙山东麓,是元代白浮引水工程的源头,由元代水利学家郭守敬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主持开凿。白浮泉旁有都龙王庙,明洪武年间重修,明清时是著名的祈雨之所,是研究当时民俗风情的重要实物资料。
广源闸(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源闸,位于海淀区五塔寺与万寿寺之间,南长河河道之上,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由郭守敬主持修建,是南长河上的一座古代水闸。广源闸的结构分为闸基、闸门、闸墙三个部分。广源闸历史上兼具调水、码头等功能,在闸上铺设木板便具有桥的功能,被誉为“长河第一闸”。
永通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通桥,位于朝阳区东部偏南,始建于公元1446年,横跨在通惠河上,是通州至北京大道上的必经之处,因距通州八里,被俗称为八里桥。
清代自来水厂(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自来水厂,始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香河园路3号,是北京的第一座水厂。该旧址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厂区环境、自来水工艺布局,以及部分生产设施,包括始建于1908年的来水亭、蒸汽机房、清水池、东直门水厂办公旧址、更楼、水塔等8座建筑,是见证北京城市水务发展的重要实证。
澄清下闸遗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澄清下闸,是元朝著名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为调节积水潭水位、满足槽船航运需要而建造的重要水工建筑物。该闸初名海子闸,分上、中、下三道闸口。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经元世祖忽必烈赐名“澄清闸”,后将其木质结构改为石材重建,起着调节河道水流不稳,控制水位的作用。澄清下闸位于北河胡同东口,经2016年考古发掘面世,主要保存闸口、闸墙、闸槽石、河底石等构件。澄清下闸是大运河重要人文遗产的最好见证,成为研究北京漕运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文/本报记者崔毅飞 供图/北京市文物局
相关新闻
通州区与拱墅区 成为友好城区
奔流千年文脉常新。昨天上午,2021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在杭州启幕,今年的活动以“走向共同富裕的千年运河”为主题。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开幕式上了解到,为进一步促进京杭两地保护大运河,作为大运河北首的通州区与最南端的杭州市拱墅区缔结为友好城区。
从杭州到北京,今年再回杭州,2021京杭对话如约而至。本次活动为期三天,将开展“1+N”场活动,即开幕式(主论坛)以及多场子活动,如“走向共同富裕的千年运河”文化展、魅力北京浙江周文旅活动、中国大运河庙会、走读运河文旅品牌发布和大运和鸣——大运河国际诗歌节、京杭对话雅集等。
北京市通州区是大运河的北首,杭州市拱墅区位于大运河最南端。在主论坛上,通州区与拱墅区签署了友好城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杭州运河集团也与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推进两地合作。
昨天下午,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北京交响乐团、北京京剧院联合制作的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在杭州大剧院上演。该剧作为首部聚焦中国大运河北京段的舞台艺术作品,由杨乃林担任作曲,翁思再、李东才担任编剧,李飚执棒指挥,孔洁、刘九思担任导演。《京城大运河》分为序曲、第一乐章《一支塔影见通州》、第二乐章《天上的星星郭守敬》、第三乐章《漂来的北京城》、第四乐章《致敬大运河》5个部分,以丰富的视听语言表现每一部分的主题内涵。文/本报记者 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