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是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的里程碑式成功案例

来源:央视网 | 2021年10月10日 12:42:58
央视网 | 2021年10月10日 12:42:58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白皮书显示,随着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快速优质增长,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实现野外放归并成功融入野生种群。40年间,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从1114只增加到了1864只,这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果和成功案例。

针对“降级”的消息,记者采访了李晟教授,李晟指出,我们在看到大熊猫数量增长、生存状态显著改善的同时,我国重视生态保护、针对濒危物种投入的巨大保护力量才是物种永续繁衍、“万物各得其和以生”的强大后盾。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李晟:在中国生物物种红色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最新一轮的评估中,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都从濒危降到了易危,表明这个物种的受威胁状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是过去的几十年里面我们国家在大熊猫的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这些保护成效也得到了很明显的改善,大熊猫的野生种群和自然栖息地的数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得到了明显的回升和增长。

大熊猫被“降级”也是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这一成功案例将为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模板和示范作用。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李晟:实际上是我们国家过去几十年里面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保护的一个成功的案例,同时也是全球受威胁野生动物濒危物种保护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功案例。

编辑:刘珊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是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的里程碑式成功案例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