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静远):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有着像“市民大厅”一样办理各项事宜的窗口,旁边是红寺堡区的第一个扶贫车间,农民作家马慧娟的工作室也设立在这里。
(马慧娟工作室 央视网记者 王静远 摄)
马慧娟,1980年出生在宁夏固原市泾源县黄花乡华兴村一个名叫黑眼湾的小山村。这里属于黄土高原上的西海固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农民靠天吃饭。
马慧娟从小喜欢读书,5岁多时就常常看着家中糊墙的报纸学识字。初毕业那年,小麦锈病导致她家的庄稼绝收,16岁的马慧娟被迫辍学,回家务农。
“因为没有路,过了十年你还是那个样子,你即使有钱也没有用”,在马慧娟眼中,黑眼湾的日子是没有盼头的,一年到头的菜都是洋芋,吃的就是面粉,只有夏天才能种点绿色的菜。
大山将黑眼湾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大家干完农活,就站在墙墩旁边晒太阳,日子也就这样一天天地流逝着。“过去外面的人总说我们那里的人懒,我们自己也觉得是这样”,但直到走出大山,马慧娟才意识是到恶劣的生存环境剥夺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山里什么都没有,你说不晒太阳大家还能干吗?”
(马慧娟的新书《出路》 央视网记者 王静远 摄)
转机发生在马慧娟20岁那年。2000年开始,黑眼湾全村20多户陆续搬迁到红寺堡区。和现在不同,当时的红寺堡区还是一片荒滩,马慧娟刚到玉池村的时候,整个村子只有一个车站,其他什么建筑都没有。
“当时给我们分土地,前面打一个木桩,后面打一个木桩,被沙子埋得都找不到,得扒开沙子才能找到桩”“白天用水泥砖头砌墙,晚上一家人睡在挖的土坑里,听着大风吹了一夜,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墙没了”。因为是整村搬迁,街坊邻里都熟悉,大家约好了三四家凑在一起,先齐心协力把一户人家房屋盖好,就这样,花了近40天的时间,马慧娟在玉池村的新家终于盖成了。
(马慧娟前几年新翻修后的家 央视网记者 王静远 摄)
在红寺堡的前几年,日子并不容易,刚来的时候只有路,还没通上水电,种地的时候风沙一刮根本看不清对面人的脸。尽管如此,马慧娟还是觉得这里比黑眼湾好,至少日子是“有盼头的”,有了路,生活好似也有了希望。除了种地,村民们开始寻找其他的活路,慢慢地手里终于能攒到钱了。
“生活在阴沟里,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权利”,文字的力量可以跨越现实的距离,身处在贫瘠荒凉的黄土地上,写作是马慧娟心中的绿洲。虽然成长在农村闭塞的环境中,但在书里,她看见了远方。
还在黑眼湾时,夏天马慧娟去山上采蕨菜,卖菜的钱主要用来补贴家用,剩下的三块两块的零头她就自己攒起来。马慧娟花了两年的时间攒了30块,平日里十分节俭的她,咬咬牙花了18块钱买了人生中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是宁夏作家张贤亮的中短篇精选。
(马慧娟一家四口全家福 央视网记者 王静远 摄)
到了红寺堡后,马慧娟一边务农一边打工,但一直没停下读书和写作。2008年她花500块钱买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机,2010年她开始在QQ空间用手机写随笔说说。干农活间隙,她坐在田间地头写;做完家务、喂完牛羊,她坐在自家的屋檐下写;有时,她夜里趴在炕头上写。
2014年,在一位朋友的推荐下,马慧娟的文章《我们苦中作乐的生活》刊载在《黄河文学》杂志上。之后,马慧娟的散文陆续见诸文学期刊。2016年,她的第一部散文随笔集《溪风絮语》出版。
在红寺堡,种地、养牛喂羊、顾家、打工几乎是移民村妇女生活的全部,但马慧娟的生活却不能没有书和手机。
只有初中学历的马慧娟,在十年间按坏了13部手机,用拇指在手机上敲出了上百万字,记录农村女人的酸甜苦辣和农民在黄土地上的奋斗故事,她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拇指作家”。
(马慧娟按坏的手机 央视网记者 王静远 摄)
到今天为止,马慧娟已正式出版了五本书。今年3月,她的新书《出路》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亮相,许多读者特意赶来,有读者在现场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以及马慧娟的人生经历对自己的鼓舞。
(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马慧娟在为读者签名 央视网记者 王静远 摄)
“我的人生分为两半,前20年在老家黑眼湾,后21年就是在红寺堡”,读书和写作改变了马慧娟的命运。2018年,她光荣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如果没有异地搬迁政策,我不会从黄土地走到人民大会堂”,在马慧娟看来,自己能从一个农村妇女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妇女代表,除了时代赋予的契机,还得益于文化的滋养。
“文化不是一个人、一个村庄、一个乡镇的事情,而是我们所有人的事情。”2017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马慧娟倡导举办了首届农民阅读节,鼓励大家读书和写作。2018年,马慧娟利用村里的农家书屋牵头成立了“泥土书香读书社”,为乡村图书馆多方筹集图书,定期举办朗诵、演讲大赛等活动。她还教村里的妇女识字,很多没有念过书的姐妹学会写字了,也爱读书了。
(玉池村的农民书屋 央视网记者 王静远 摄)
读书社刚成立时,马慧娟第一次就教正在识字的姐妹们写了三句话,分别是“共产党好,黄河水甜”“妇女能顶半边天”“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
马慧娟说,这三句话,就是要让大家不忘初心,铭记是因为什么大家才能安居乐业,同时,引导曾经“围着锅台转”的女性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还有就是告诉大家要重视孩子的教育,“我们这代人已经这样了,但未来一定要让孩子们看看远方”。
(泥土书香读书社 央视网记者 王静远 摄)
红寺堡区是我国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1236”工程的主战场,也是全国最大的异地单体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1998年开发建设以来,通过工程措施将黄河水引到了这片亘古荒原上。
23年前,从“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大山深处搬迁而来的贫困群众,很多人的全部家当只有一口锅和破旧的铺盖。如今,他们彻底摆脱祖祖辈辈千百年来“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稳步实现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和全面奔小康的三次历史性转变。
在红寺堡,除了马慧娟,还有许多令人触动的女性力量,“攒劲妈妈”李耀梅、“滩羊妈妈”寇启芳、“电商达人”王航弟、“致富能手”李志巧,她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奋斗着,但都有一股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马慧娟透露,她正在筹备一本新书,书名暂定为《罗山脚下的女人》。马慧娟打算记录下这些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伟大时代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