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开始思考 该如何解决老年人上网成瘾问题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8月13日 06:59:55
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8月13日 06:59:55
原标题:当千禧一代遭遇网瘾家长
正在加载

  身陷网络的银发族

  “吃完晚饭就开始刷抖音,早上躺在床上又刷起来了。”说起老爸对手机的“痴迷”,东南大学研究生赵梓芸充满无奈。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赵梓芸年过半百的爸爸竟然染上了“网瘾”——一天到晚刷“抖音”短视频成了他生活的常态,茶余饭后不再和家人聊天散步,深夜一两点还能看到房间里微弱的手机灯光……“他睡眠本来就不好,一玩抖音更睡不着了;听力也不好,外放声音很大,还会打扰到家人。”

  暑假期间,返乡大学生赵梓芸的烦恼不是个案。

  在青年聚集度较高的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一些大学生纷纷吐槽:

  “自从我妈开始玩手机,三四年间性情大变,已经发展到开冰箱牛奶撒了都懒得擦的地步,家里厨房锅糊了无数次,家务也很少碰,和我们的交流只限于微信……”

  “我姥姥身体很不好,近一两年都是我姥爷做饭,他也没什么怨言。可最近他不愿意做饭了,每天都缩在屋里不出来,跟别人打微信电话聊天,有时奇奇怪怪地在家里拍视频,还常常对我姥姥发脾气……”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2月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增长的主体由青年群体向未成年和老年群体转化的趋势日趋明显。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逐步加深,越来越多的“银发”中老年“触网”成了一大发展趋势。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千禧一代,现在要面对在“网”中老去的家长了。

  山西某大学学生康康的妈妈热爱戏曲,闲暇时总爱哼上几句晋剧。2014年她第一次通过智能手机接触到“全民K歌”这款软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用手机唱戏”成了康康妈妈在网络世界的全部寄托。

  “唱戏本是个人爱好,无可厚非。可有了智能手机后,她发现能随时随地唱,瞬间没有了束缚。”康康的妈妈不仅经常“对着手机唱到深夜”,还差点儿因此耽误了孩子的学业。

  当时康康的弟弟刚上小学。以前,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弟弟放学回家后,妈妈会及时监督他写作业。可自从“触网”后,愈发放不下手机,她对弟弟的督促也逐渐变得“走马观花”,不再在意他的学习情况。

  “弟弟之后越来越叛逆,越来越不爱学习,和我妈近乎放纵的态度关系很大。”康康感慨,小时候是父母怕自己这一代上网吧,现在成了父母长辈身陷网络,“真是风水轮流转”。

  跟网瘾“老顽童”斗智斗勇

  武汉大学大二学生橙子的父母习惯了在如厕时玩手机,常常一蹲就是半小时以上。“中老年容易便秘,爸爸妈妈也深受其害。”

  满是担心的橙子不止一次劝过他们少玩会儿手机,可每到此时,爸妈总会抱怨,“你一个小辈还管长辈的事呀。”

  橙子屡劝未果,有些束手无策。“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代沟,他们没意识到沉迷手机的危害,劝多了还会烦我们,找不到正确的沟通方式的确好难。”

  同样与父母沟通困难的还有湖北大学学生金婷婷。她的母亲沉迷于基金,每天到点雷打不动地观看“专家”直播。“天天说要买基金赚大钱,每次我和姐姐就对她开启‘车轮战’,结果总是两败俱伤。”金婷婷无奈地说。

  有一次,一位“专家”在直播间卖起了锅,“专家”介绍那口锅“含各种微量元素,对身体有极大益处”,金妈妈二话不说就拍下了那口200多元的“神锅”。然而收到货打开包装后,那口锅就放在角落,三四年也没用过一次。

  “以前那个勤劳温和的妈妈,现在变成了一个沉迷手机神神叨叨的网瘾老顽童。开始是劝说、讲道理,之后是发飙、吵架,却没有任何改善。我爸也从最初的烦躁到无奈接受,再到现在只好自己默默玩手机……”一名知乎网友倾诉了妈妈沉迷手机后给全家人带来的影响。

  吉林某高校大二学生小崔的外婆年近80岁,也沉迷于各类电子产品。10多年前外婆就迷上了掌上视频播放器,后来在电脑上玩起了“连连看”游戏。有了智能手机后,外婆迷上了微信。

  虚假信息、广告诈骗、红包陷阱……各种各样的“套路”外婆都中过招。有一次,手机里弹出一条“花36元买个电动车”的消息,外婆当即就下单了,可寄来的却是一个电动车的充电器。

  为了帮助外婆走出手机“陷阱”,小崔和妈妈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都劝导无效。手机藏起来也能找到,买了“秘密花园”的涂色画册,外婆却毫无兴趣……

  小崔一家的“戒网斗争”屡战屡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一学生杨卓航却逐渐摸出了其中的门道,形成了一套与父母的网瘾作“斗争”的策略。

  第一种“糖衣炮弹法”,到了饭点就夸他做饭好吃,还要“承上启下地夸”。比如中午夸他“早饭做得真好吃还想再吃,不知道中午吃什么,好期待”。如果找不到让他做饭的理由,就夸夸别的,总体斗争思路就是让他找点事做。

  第二种“绿茶法”,当自己在专心看书、写作业时,特意在网瘾父母面前唉声叹气一番,让他们忍不住过来嘘寒问暖,然后以己度人说道,“为了写这个作业我忍了好久没打游戏了,真羡慕你们不用像我这么累……”

  这时多半会收获一碗“鸡汤”,只要用力到位,父母难免心生愧疚,甚至反手给自己也灌一碗“鸡汤”——自律之心油然而生,放下手机不是梦。

  当老爸刷抖音太“上头”时,杨卓航就会“勇敢出击”,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让她感到意外的是,爸爸从不会反驳,每次都会默默地调低音量或者直接去做别的事情。

  “‘斗勇’一般是直言相劝,甚至藏手机,这样虽然能解决问题但是破坏和气,实属下策。‘斗智’则是‘曲线救国’,既恪守原则又不伤感情。”杨卓航对自己的“斗争”策略信心满满。

  老龄化与数字化“邂逅”背后

  相比之下,拥有同款“网瘾爸爸”的赵梓芸算是幸运的。

  有一天,从不刷短视频的她下载抖音,偷偷登录了老爸的账号,这才意识到,事情远没有自己想得那么简单。

  赵爸爸酷爱机械设计,曾发明了竹席编制机、青花椒采摘机等农林机械,还为此注册了一家专门从事农业机械制造与销售的公司。

  在抖音盛行的当下,他通过短视频的方式推广自己的发明设备,学习机械设计相关的新知识。几年下来,赵先生拥有了5700余名粉丝,视频点赞量超3万,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机发明人”。

  “他们这一代人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想到还可以通过抖音学到一些东西,并运用到工作中。”赵梓芸意识到,手机可以被父母用于娱乐消遣,也可以为他们打开一个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新窗口。

  但她也认为,无论智能手机用来做什么,过度沉迷甚至影响健康、耽误生活总是不对的。“既然现在很多软件都推出了未成年模式,那为什么不能推出一个防止中老年沉迷的模式呢?”

  近日,一则关于“有超过10万老人日均在线超过10个小时”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网友“Angela王”说:“给老爸看了这条新闻,他怎么给人一种‘吾道不孤’的感觉,网瘾老头儿不好管啊。”网友“小狐的小围”吐槽道:“我爸妈一人一个手机,都不愿搭理我了。”网友“思考人生的胖儿”则反思道:“老人的内心其实很孤单的,尤其是孩子们不在身边的时候……”还有越来越多的网友回忆着自己和长辈在数字时代相处的日常……

  随着新技术层出不穷,老龄化与数字化的“邂逅”碰撞出了前所未有的火花。

  “八旬老伯一键叫车,网购大妈潇洒退货”。在政策鼓励下,不少互联网企业加速适老化改造,一批适老化互联网应用率先落地,覆盖数码硬件、打车、网购等多个领域。这也让不少此前在数字时代一筹莫展的老年人生活更加便捷。

  “数字鸿沟”的弱化固然可喜,但与此同时,入网门槛的降低也使得中老年人面临更多诱惑与挑战。100元3盒的人参、动动手指就能领红包的链接,还有好像一辈子也刷不到尽头的短视频。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中老年人活跃在互联网的背后,也助长了网络成瘾、电子诈骗、隐私泄露、无节制消费等不良风气,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在采访中,不少子女都与赵梓芸有着同样的期待:平台能否效仿“青少年模式”,给父母也设定个“老年模式”——比如帮助老年人过滤掉一些容易受到诱骗的内容,以及设置观看时长,提醒老年人不要沉迷等。

  但“老年模式”并不能药到“病”除,要解决老年人上网成瘾问题,功夫还在“网”外。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张荣华副教授认为,对处境孤独的中老年父母来说,网络和手机的使用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外部资讯、加强社会联系、充实闲暇时光。但凡事过犹不及,过度沉迷手机不仅会危害个人健康、影响家庭关系,长期的感官刺激还会使人变得麻木,丧失对生活的兴趣,这些都可能诱发抑郁症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缓解中老年手机成瘾的问题?”张荣华副教授指出,有些人的网络成瘾并不只因为手机的吸引力大,由于生活缺乏其他活动而导致的内心空虚更为严重。因此,应对中老年手机成瘾的现象,“堵”不如“疏”。

  他建议,大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鼓励父母进行广场舞等适当的运动,培养花卉种植、书法、钓鱼等兴趣爱好。这样既避免了亲子冲突,又能帮助父母走出手机成瘾的那张“网”。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除张荣华外均为化名)

  实习生 张子航 朱可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黄佐春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年轻一代开始思考 该如何解决老年人上网成瘾问题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