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承接滨海区位使命 全力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来源:央视网 | 2021年05月26日 15:52
央视网 | 2021年05月26日 15:52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滨海新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汇点,地处东北亚中心,是亚欧大陆桥东部起点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新支点;内陆腹地广阔,能够服务和辐射京津冀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面积近500万平方公里。

在“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云座谈会上,区发改委总经济师王光军在介绍滨海新区基本情况时,强调了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滨海新区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承载地,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主动融入协同、服务协同,在全市“一基地三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中发挥了龙头引擎作用。

一是全力打造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标志区。截至目前,滨海新区累计引进北京项目3283个,协议投资额超过9100亿元。围绕“十四五”规划,制定了重点产业图谱和重点支持产业目录,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21个大类予以重点支持、靶向招商。进一步完善了《产业空间布局指引》,明确了“4—2—1”产业定位,即每个开发区主导产业不超过4个,每个片区主导产业不超过2个,主题园区细分产业不超过1个。下一步,将进一步增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5大载体承接能力,对标国家疏解清单,主动对接北京优质资源,紧盯央企一级总部,瞄准二三级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大力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

二是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产业支撑。滨海新区切实担当起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产业支撑的使命。一直以来,新区坚持实体经济发展方向,坚持制造业立区,打造了汽车及机械装备制造、石油化工2个两千亿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了生物医药400亿级产业集群和38家百亿级企业。“十四五”时期,新区将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中国信创谷”“生物制造谷”“特色细胞谷”“北方声谷”建设,全力打造“一基地三区”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今年要加快投资300亿元的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超百亿元的一汽丰田和中石化LNG二期等项目建设,启动投资288亿元的120万吨乙烯等重大项目建设。同时,瞄准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心区,加快合成生物技术、先进操作系统、先进计算等国家级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承接海河实验室建设,集中突破新一代超级计算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三是提升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功能。支持天津港加快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支持建设环渤海港口联盟,提升“一港六区”统一运营能级,全力打造京津冀最便捷的海上门户。推进5G技术与码头生产作业深度融合,加快北疆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推动靠港船舶岸电规模化发展和常态化、便利化使用,全部淘汰国Ⅲ及以下柴油货车,打造“公转铁+散改集”双示范绿色港口,充分发挥滨海国际机场区域枢纽功能,引育基地航空及物流枢纽平台,构建大通关基地,大力发展航空货运。同时,解决好港城矛盾,启动十二大街疏港交通货运专用通道建设,解决好疏港交通,促进临港产业发展。

四是加强重点领域协同。深化体制机制协同,2020年新区推出了“见证发证”审批方式,企业依据北京有关部门发放的许可证,可在滨海新区当场换发新的许可证,不再进行重复审批,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办事成本。新区还在毗邻北京、河北的三个街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开设了京津冀服务专窗,为北京、河北企业提供“一站式”线下服务,56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京津冀审批“跨省通办”。下一步,新区要继续在提升异地办理便利度上下功夫。同时,深化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推动将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政策延伸至园区,支持园区率先开展服务贸易、科技金融、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开放试点。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成塘承高速滨海新区段、津石高速天津东段建设,加快京滨、津雄等城际铁路建设,进一步畅通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加强上下游水系协同治理。(记者 陈诗文)

编辑:陈诗文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承接滨海区位使命 全力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