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互联网会送上哪些“神助攻”?

来源:央视网 | 2021年05月21日 18:27
央视网 | 2021年05月21日 18:27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智媒”融合,把脉未来。5月20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在江苏无锡举行。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政隆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无锡市委书记黄钦,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宫喜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简勤在开幕式致辞。本届论坛还旨在强化国际交流与对话,参会的嘉宾不仅有国际组织代表、外国前政要、国外媒体和技术专家,还有熟悉中国文化的国际友好人士及“网红”,借助论坛搭建平台实现中国与国际的文化交流,共同探讨如何运用智能化手段激发文化创新。

  中国电影从“大国”到“强国”的迈进,互联网能带来怎样的想象力?国内电影企业领军人物共聚一堂,分享经验,深入探讨互联网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在影视文化产业领域的代表性应用,为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创新、重塑构建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我们电影行业正在全面拥抱互联网,互联网冲击传统电影行业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机遇。”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群飞在主论坛演讲时说,正是因为有了互联网,电视节目特别是文艺演出、音乐会和球赛等都可以进入影院,丰富了电影院的内容。而全息沉浸式融合应用,又丰富了影视产品形态。大数据分析则将显著增强电影发行能力,可以定制化生产、精准推送,让电影发行做到个性化、差异化。“以前电影发行用胶片非常笨重,价格昂贵,后来我们用硬盘非常便利。利用网络后,只要在电影院下载就可以了。”

  数字技术的发展,让电影的生产更加智能。江苏省电影家协会主席侯勇在分论坛上就分享了虚拟拍摄的技术。他说,以前拍摄是在绿幕前把任务设计的动作拍摄下来,再经过后期制作,植入虚拟场景当中。现在的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在拍摄时实时看到合成后的画面效果,拍摄和制作的界限已经被模糊化。另外5G、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让电影生产已经从线下转到线上,实现了跨地域的实时分工协作,再次提升了电影制作效率和灵活性。

  数字技术如何促进影视产业升级?华为公司战略部总裁张文林说,4K已经普及,超高清时代来临,AI将贯穿到视频生产全流程,一直到消费端。“数字人”正在呼之欲出,精度越来越高的“数字人”,不仅会替代群众演员,而且会产生主播和演员数字孪生,让他们工作更有效率。

  “影视工业化其实就是影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一场业务变革,通过业务对象数字化、流程数字化、规则数字化,再利用云、大数据、AI等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和改进,对权益和职责进行再分配、再调整,从而提升端到端的效率。”华为中国区传媒业务部总经理蒋中平说,他们打造了影视全产业链服务平台,为影视行业的创作拍摄制作渲染等全链条流程业务提供专业化的云服务,能支持多人异地协同工作,并且实现端到端的质量控制,将影视生产的周期缩短20—30%,让制作成本降低10—30%,从而使影视企业能够以轻盈的姿态轻装上阵。

  谈及未来智能化电影技术发展方向,黄群飞认为要以虚拟制片为重点,推动科技与影视融合,让科技和电影成为一种潮流。基于云计算技术,提供影视制作按需服务,采集数据以后主要用于视频剪辑、图像设计、动画制作等业务,引领中国大片的制作。把高分辨率立体投影技术、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和音像技术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产生一个完全沉浸式的虚拟环境,通过沉浸影院演绎出视听盛宴。

  电影是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文化使命。在互联网的加持下,不断发展的电影产业会以更加积极有效的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编辑:黄佐春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互联网会送上哪些“神助攻”?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