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攀比”折射家长矛盾心理

来源:今晚报 | 2021年04月05日 09:34
今晚报 | 2021年04月05日 09:34
原标题:“校园攀比”折射家长矛盾心理
正在加载

  图1

  图2

  从学校老师攀比家长收入,到家长群内攀比对班级的“贡献”,再到穿着校服的孩子们攀比运动鞋品牌……校园攀比现象不仅屡禁不止,而且家长群体对攀比现象的意见也并不一致。如今的校园攀比出现了哪些新动向?家长们又是如何看待和应对校园攀比现象的呢?对此,本期今晚调查通过天津妈妈网、掌上天津App、腾讯问卷等渠道发起主题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02份。此次受访者主体为学龄期儿童家长,有关数据能够比较真实地代表年轻家长的心声。

  半数人有“攀比”体验

  调查显示,近半数(48.02%)受访者在学生时代亲身经历、体验过校园攀比,33.77%的受访者表示没有相关经历,也有近两成(18.21%)受访者不确定自己是否经历过校园攀比。

  六成(60.27%)受访者认为校园攀比实属常见,很难避免;32.12%的受访者坚决反对校园攀比,认为必须制止;仅7.61%的受访者认为校园攀比有偶然性,无须过分警惕。在谈到校园攀比现象的利弊时,48.85%的受访者认为弊大于利,24.14%的受访者感觉利大于弊,还有27.01%的受访者认为个案情况不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综上所述,人们对校园攀比现象并不陌生,同时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歧与矛盾。近四分之一受访者不仅认为校园攀比并非一无是处,而且相信其积极影响超过了负面影响。因此,面对校园攀比行为时,过半数受访者是持积极态度应对的,其中14.37%的受访者是攀比的发起者;37.36%的受访者则是被动参与;27.01%的受访者以消极态度应对他人攀比行为;21.26%的受访者表示可以无视攀比、不受干扰。

  家长影响不容小觑

  校园攀比现象,在家长群体(30.46%)、学校教师(18.87%)和学生群体(13.58%)中均有较为明确的表现,也相应地波及社会其他人群(6.62%)。三成(30.47%)受访者认为,校园攀比在上述所有群体中都有所表现。

  家长观念的影响(31.13%),被认为是导致小孩子最初产生比较心理的主要原因;认为“人类天性如此”的受访者占17.55%;认为儿童自我认知尚未成型的受访者占11.26%;认为学校教育影响和社会舆论环境引发校园攀比风气的受访者各占10.26%;而认为是以上所有原因共同起作用的受访者占19.54%。

  近六成受访者表示,家长群体中存在攀比风气;27.48%的受访者否定家长群体有攀比行为;13.25%的受访者表示对此不太关注。35.63%的受访者认为,家长的相互攀比行为对家长和孩子的影响都不好;24.14%的受访者认为家长攀比虽然在成年人之间不会引发矛盾,但容易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认为家长的攀比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不大(19.54%)和认为此事对家长与孩子都没什么影响的(20.69%)占比均为两成左右。

  家长学生攀比不同

  如今的学生群体会互相攀比什么呢?占比最高的依次是评优奖项(42.72%)、零花钱(42.38%)、校服鞋履(41.39%)、学习成绩(41.06%)。此外,学生们对其他同学的课外培训(35.76%)、游戏等级(35.43%)、父母事业(35.43%)、假期出游(34.44%)、朋友数量(32.45%)等情况的关注也较多。

  而家长之间的相互攀比现象,则较为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1

  整体来看,家长之间的相互攀比侧重“展示家庭教育水平”,而直接攀比孩子的家庭条件(27.15%)、穿着打扮(25.50%)、朋友数量(19.54%)以及家长投入家庭教育的精力(20.20%)的受访者相对有限。学生间的攀比心理较为单纯,注意力集中在荣誉和物质方面,往往出于树立自信、获得满足的心理需求;家长的攀比心态则显得复杂,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容易给孩子做出不良的示范效应或增添不必要的负担。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家长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已成为普遍现象,因此三成多(32.78%)的家长会有意无意地相互比较私家车的品牌和档次,甚至因为担心给孩子“丢面子”而考虑更换新车,但学生们对此类 “成年人之间的攀比”现象缺乏兴趣。

  小学生最在乎什么

  为了解孩子们的想法,我们通过家长和老师采访了三名小学生,请他们聊聊同学之间会热衷于比较些什么。

  一年级的喜鹊同学从未接触过“攀比”这个词,但她能够感觉到“(同学之间)比谁好不好的,那多不好呀”。老师检查学生们的桌面整洁度时,和她同组的一名同学总是拖后腿,导致他们成了全班唯一错失“小红花”的小组。小组里其他的同学纷纷找这名同学提意见,但对方置之不理。于是,喜鹊和几个胆子大的同学计划着要在放学时一起去找这名同学的家长“谈谈”。“只要他别乱扔东西,我们组下次一定能拿小红花!”喜鹊很认真地表达自己的希望。

  二年级的小艾最近成功当选班干部,她精心准备的发言受到老师表扬,平时就很喜欢她的小伙伴们也热情投票,还在她当选后给予了祝贺。说到成功当选的原因,她总结了一下,说:最重要的是学习。那么,如果非要在“学习好但是没朋友”和“学习一般但人缘特好”二者之中做选择,哪个更重要?小艾面对这个“讨厌的问题”思考了很久,最后才低声且坚定地说:“我选学习好!”

  五年级的哞哞发现班里很多同学在比考试成绩和选择课外班的数量,但他更在意玩游戏的“成绩”:谁打到什么段位,谁玩游戏的时间更自由,谁有什么特别厉害、炫酷的装备等等。和游戏有关的一切,在贪玩的小孩子中间都是热门话题。家长管得严,他不能用压岁钱给游戏充值,所以他最羡慕同学中的“大少爷”,因为他们能晒出花几百元、上千元买到的游戏装备。

  校园攀比风险犹存

  学校教学强调公平、公正,大多数教师会致力于阻止或减少攀比行为,但家长群体对此仍有疑虑:担心校方和教师存在包庇、支持校园攀比行为的受访者是未观察到此类现象的受访者的两倍,另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对此不甚了解。

  受访家长们认为可能导致校园攀比的校方举措包括:偏爱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63.58%),调查和询问学生的家庭信息(52.32%),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职业素质缺少规范教育(51.32%),允许或默许教师收受学生礼物(50.66%),要求家长自愿为学校提供或捐赠物资(47.68%),对家长群里的攀比现象熟视无睹(44.04%)等等。

  相较而言,八成以上家长群体对于学校或老师给学生布置需借助高档数码产品等硬件设备才能完成的家庭作业、要求家长从个人职业角度为学校提供服务、看重学生的成绩和名次、在学生中通过竞赛的方式奖励一定的特权等行为包容度较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在过去可能构成校园攀比的做法,在当下变得似乎合情合理。但越是看似寻常的细节,越容易被忽视其中诱发攀比行为的风险。

  不攀比从成人做起

  家长对校园攀比有诸多担心,尤其是对于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关注较高,其中包括:

  图2

  只有一成多(12.91%)受访者认为校园攀比不会给学生带来特别明显的负面影响。但与此同时,受访者们对成人攀比行为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26.49%的受访者认为成人攀比能增加获得世俗意义成功的可能性,20.86%的受访者认为攀比让人增强了奋斗的动力。

  家长自身的矛盾心理以及对校园攀比和成人攀比差异化的态度,都不利于教育和引导子女客观地看待自身、同学、朋友和社会。对校园攀比现象进行有效的社会监督的同时,关注子女教育的家长们也应当调整、平衡个人心态,尊重子女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从子女性格和家庭氛围出发,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树立积极、健康的发展目标。

  专家观点:

  每个人都是单行本、限量版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 王小波

  人和人之间相互比较的行为非常常见。因为攀比可以让人产生优越感;但只要有比较,就会有伤害。凡是需要通过攀比、比较来获得优越感的人,很可能是因为他对自己不确定,不清楚自己的价值,不自信自己是好的、优秀的、有价值的。换句话说,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候,就会特别在乎自己有什么。

  可比较的东西都是外在的、可量化的,比如成绩、使用的商品品牌。当人们越来越以外在的东西来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时候,我们距离本来的自己就越来越远了。有人说,攀比能够激发斗志、促使人走向成功。但是如果成功无法带来快乐和幸福的话,那么成功本身就是“有毒”的:当你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奔跑的时候,你会非常紧张,会紧盯着身旁的每一个人,他们都是你的对手,你需要时刻提防着,小心他们超过了你;即使你这次超过了一个人,却根本无法放松,因为说不定他什么时候又赶上来反超你,更别说还有许多其他人在你前面……这个过程会让你失去奔跑的快乐。

  当一个人不顾自身具体情况和条件,只有在盲目攀比中才能感受到些许满足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他的内在有多空虚。当一个群体不顾客观条件,互相攀比,总以成败论英雄的时候,就会走向成功的反面。如果你向往快乐、幸福的人生,请不要再和他人攀比;如果你想确保孩子心理健康、乐观积极,就请你不要再以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

  就像我们无法定义玫瑰和桃花哪个更漂亮,人类本身也是无法比较、评判的,因为每个人都是单行本、限量版,是独一无二的原创作品。

  图为 家长们聚在在室内运动场门口,等待接孩子下课回家。

  摄影 本报记者 周伟

  本版制图 雷蕾

编辑:邢斯馨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校园攀比”折射家长矛盾心理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