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明确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的必要睡眠时间,快来看看,您家孩子的睡眠时间达标了吗?
【微博投票】不到20%网友选择睡眠达标
《通知》明确,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应分别达到10小时、9小时、8小时。而晚间新闻栏目联合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征集的网友投票显示,截至今天(2日)18点,只有不到20%(19.1%)的网友选择了达标。在不达标的网友中,高中生的比例最高,占到64%,小学生、中学生分别约占22%和14%。
小学生、初中生平均睡眠时长9.5和8.4小时
教育部这次委托有关研究机构对10省份开展的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监测结果显示,小学生、初中生平均睡眠时长为分别为9.5小时和8.4小时,睡眠时间均不达标。
教育部在通知中对学校作息时间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晚上就寝时间,小学生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 吕玉刚: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上课虽然是8点20,有的个别要早到校早读,这次明确要求不能提前。当然说我家庭有困难,上班顺便带来,学校要妥善安置。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中午可以合理安排学生午休时间。
其实多年前,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问题,就已经引起了媒体和教育部门的关注。为保障学生睡眠,教育部门也一直在推进为学生减负的工作。但为什么实际效果依然并不理想呢?
“作业写不完”现象仍存在 减负任重道远
通过央视新闻网友的评论不难发现,孩子睡得晚,主要是因为课业负担重。有三年级的小学生作业要做到晚上十点甚至十一二点,有初三的中学生作业有时也要做到晚上12点,有高中生感慨下课时间就已经很晚了,有的说要睡满六小时都是奢侈。看来,根据目前的学业情况,距离睡眠达标,还有不小的距离。
高中学生家长:一个是我们家长自身的一种焦虑,然后会给他报各种辅导班,给他买各种学习资料,所以就会占用一部分的睡眠时间吧。有时候孩子会偷偷地看手机,也会引起他睡眠不足。
3个“中断机制” 为睡眠让路
教育部这次的通知明确提出了3个“中断机制”,要求作业、校外培训、游戏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比如要求学校加强作业统筹管理,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 吕玉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小学的其他年级,作业量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平均不超过90分钟/避免留一些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更不应该留一些惩罚性的作业。
校外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
教育部近日也提出,要推进课后服务全覆盖,通过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来满足学生教育需求。针对课外培训班,通知强调校外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直播类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培训机构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但是最近这几年机构的提前教育、超前教育以及焦虑营销刺激了培训的需求,也加重了学生的课外培训的负担,因此要规范培训机构的经营,禁止提前教育和超前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通知还特别提出,教育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采用技术手段加强监管,确保每日22:00到次日8:00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教育专家表示,要彻底解决学业负担过重问题,必须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须形成合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当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存在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的问题,由此导致基础教育存在应试化和竞技化的倾向/学生的学业负担就一直很难以减轻。为此,我们要推进破除唯分数论和唯升学论的改革,真正切实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把学生和家长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央视短评】睡眠的加法需要多种减法来支撑
让学生多睡觉,这不是一个孤立的政策,它要和最近其他措施联系起来看,比如不久前开始整顿课外培训机构,相信标本兼治的改革正在路上。只要政策是配套的,是组合拳,是可以操作的,政策的效果就值得期待。其实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没人愿意小孩子深夜还在苦哈哈地写作业,还在头悬梁锥刺股地做套题,更没人愿意孩子小小年纪熬成近视眼、小老头,熬成只有成绩没有灵气的木头桩子。但是,心疼归心疼,吐槽归吐槽,大家还是继续给孩子施加压力,继续鸡娃。大家对优质教育的拼抢决定了竞争很激烈,竞争激烈决定谁都想比别人刻苦一点,而刻苦的表现之一就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教改改得好,娃娃睡得早;教改没到位,一把辛酸泪。学生睡眠的加法,需要教育改革一条龙的减法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