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过一幅字概括自己的一生:“七十风云见高低,八十晨跑六公里,九十电脑写文章,百岁回望换天地。”今年,我101岁了,仍时常想起当年在战场上的情景,想到那些艰苦奋斗的岁月,心中无限感慨: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中国人民的接续奋斗,才能有今天的“换了人间”!
1937年,我17岁,被日寇强征去当脚夫。我亲眼所见,日寇惨无人道地烧杀抢掠、肆意践踏我的家乡,跟我一起的一位男青年因为脚力差了些,死在日寇刺刀下……这一幕幕对我的触动太大了。“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可以说,我是唱着这首《松花江上》,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革命队伍。
1938年5月,在哥哥魏麟甫的带领下,我加入了向往已久的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那时,哥哥已经是共产党员。同年6月,我也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泰安,我看到年轻人聚在一起,高唱《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五月的鲜花》《游击队之歌》,对于当时国家的积贫积弱,对于民族的危在旦夕,他们无比愤慨,很多人流下了泪水。那个场景、那些歌声至今深深印刻在我脑海中。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能一字不落地唱出来。
当时,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青年工作团有30多个年轻人。大家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学唱抗战歌曲,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如歌中所唱的:“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正顽强地抗战不歇……”
1938年11月,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整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我们的青年工作更加活跃。部队休整时,集合到泰(安)肥(城)山区。兄弟部队遇到一起,我们做青年工作的就领着大家唱歌。看哪支部队歌声整齐、声音嘹亮,哪支部队朝气蓬勃、斗志昂扬。
彼时国将不保,家又焉能存在?我的父亲、哥哥、姐姐、嫂子等多位亲人都投身抗战。那个年代,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誓死不做亡国奴。国临危难时,竭我一滴力。这样的选择,终生无悔!
我抱着这样坚定的信念,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没想到,时隔70多年,我又穿上了八路军军装。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阅兵前两周,我接到通知,邀请我以八路军老战士的身份参加阅兵盛典。
那天北京晴空万里,我们8点开始登车,我坐在“抗战老兵方队”第一辆车的第四排。鸣礼炮70响之后是升国旗,军乐伴奏下,阅兵典礼开始。向着主席台、观礼台敬礼时,我百感交集。我们当年的大刀长矛、土枪土炮,换成了如今的飞机、坦克、导弹,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梦成真了。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祖国的今天。时代在变,部队装备在变,但中国军人为国为民的气节,从来没变。作为老战士,我打心眼里感到自豪。
2019年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典礼上,我坐在“致敬”方阵的第三辆礼宾车。我穿着为此次阅兵专门定制的八路军军装,胸前别着“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在这两枚勋章下方,还戴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礼宾车驶过天安门,我再次认认真真地行了一个军礼,手久久没有放下。
那次参加阅兵典礼,所有人都在为国家的强盛欢呼喝彩。在当天的日记中,我这样记录:“从城市到乡村,从平原到山地、海洋,到处是五星红旗飘扬。”我又想起那些牺牲和离世的家人、战友们,他们若能看到今日的中国,看到他们曾舍命守护的国家已如此强大,该多高兴啊!
每逢重大节庆,我都会写幅字来抒发感情。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也写了幅字。祝福党,祝福祖国!
(本报记者王明峰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