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阚纯裕):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在线发表题为“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再现可能源于冷链食品污染”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提出冷链运输可能是新冠病毒传播的新途径。
从外包装阳性到检出新冠活病毒
论文指出,结合新发地市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人员初步确定综合交易大厅地下一层(牛羊肉大厅)水产区S14号摊位可能是感染的源头。进一步调查显示,S14号摊位售卖的物品中冰鲜三文鱼是唯一来自境外的商品,且摊主曾于5月30日从某供应商(X公司)处采买过从存在新冠病毒疫情国家进口、包装完整的三文鱼,在市场内切割处理后零售。为此,对新发地市场内所有三文鱼供应商的冷库进行了采样检测,发现X公司有5份鱼体拭子样本呈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其中1份未开封鱼体拭子样本中测序获得的病毒基因组序列与本次疫情中人和环境样本中的病毒高度同源。
这意味着,来自境外疫情高发区的冷链进口食品极有可能为本次新发地疫情病毒源头。
新冠病毒源头追溯的拼图上还有至关重要的一角——10月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消息称,在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
在此之前,我国已有17起冷链冻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案例,但分离到新冠活病毒尚属首次,这在国际上也未有先例。
专家:保持冷链进口有其政策考量
一旦出现相关案例,舆论场就会有“禁止进口冷链食品”的呼声。与之相对的,是我国庞大的进口食品市场。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各类肉进口总量484.1万吨,水产品进口量626.5万吨。而今年受疫情影响,为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价格,我国进口肉类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1至6月,我国肉类(包括杂碎)进口475万吨,相比上年同期增幅达73.5%。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易靖韬认为,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两个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着我国对于冷链食品的贸易政策决策,既要考虑到国际市场层面的对外贸易关系,又要考虑到国内市场层面的实际供求状况。
易靖韬教授表示,宏观政策的制定需要统筹兼顾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但是在疫情条件下,国际市场层面的正向或负向外部性都会被放大,因而政策制定对于国际市场的外部因素的敏感性会远远大于国内市场的内部因素的敏感性。
同时,国家也会更加注重与各国贸易关系的稳定和维护,“会考虑是否影响贸易伙伴国之间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关系,政策着力点就会表现更为细腻而精准,主管部门在监管前置和风险可控的条件下进行相对柔和且富有弹性的政策设计”。
易靖韬教授分析指出,进口冷链食品的来源国大多和我国签订了双边或多边的贸易协定,而且主要是金砖国家。“中国一直以来非常重视金砖国家间的贸易关系,也需要与金砖国家在很多国际事务方面进行通力合作,因而在对外贸易关系方面会更加务实有效,更加注重疫情条件下的互助与合作。”
“另一方面因素就是要综合考虑国内的实际需求情况。自疫情开始以来,社会上一直存在物资短缺的顾虑,一些生活必需品也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价格上涨,那么通过进口平抑国内的消费需求也会在政策设计的考虑范畴。”易靖韬教授说。
以厄瓜多尔的冻南美白虾为例,作为该国的具有资源禀赋的代表性产品,白虾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稳定的地位,保持出口对于厄瓜多尔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我国的消费水平不断升级,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端品质需求也是一方面的考量。综合国际国内各方面因素来看,政策制定就会留出足够的窗口观察期和相机决策空间。
不必对冷链食品敬而远之
那么,作为消费者,我们是否需要和市场上的进口冷链食品保持距离呢?
先来看这样一组数据,截至9月15日,全国24个省份报送了298万份检测结果,其中冷链食品及包装样品67万份,从业人员样品124万份,环境样品107万份,仅在22件食品及包装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毒核酸载量较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从新发地疫情发生以后,国家已经关注到海产品方面的安全,已经加大了检测力度。“对于消费者来说,在市场上销售的应该说都是经过检测过的,如果检测都没有查出来,那么有这样的,即使有很小量的污染的话,不可能造成传播。”
中疾控明确,消费者接触或食用冷链食品的感染风险很低。通报中指出,现有研究和防控实践显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未发现通过摄入食物导致感染的情况。迄今为止,也尚未发现消费者因接触污染的冷链海产品而感染的病例,我国消费者感染风险极低。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加强了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新冠病毒监测、消毒等措施,消费者注意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可以正常购买和食用进口生鲜。
编辑:徐也晴责任编辑: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