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班彦村:搬出穷山窝 旧貌换新颜

来源:央视网 | 2020年09月14日 11:59
央视网 | 2020年09月14日 11:59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6年,位于大山深处的班彦村启动实施异地搬迁工程。几年来,搬出穷山窝的班彦村依托民族特色发展产业经济,实现旧貌换新颜,一步一步踏上了脱贫奔小康的幸福路。

在海拔2500多米的青海互助班彦新村,今年56岁的吕有金正在和老伴儿扩建酒坊。搬下大山四年来,吕有金的酩馏酒名声在外,生意也越做越好。

村民们搬迁前的居住地

村民们搬迁前的居住地

几年前,吕有金还和祖祖辈辈一样,居住在新村对面海拔2700多米的大山里。搬迁前,沙沟山上共有129户村民,土地贫瘠,交通闭塞,村民们过着“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日子,面临着出行、吃水、看病、上学、务工、娶亲等六大难题。

面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现状,当地政府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从2016年年初开始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对山上村民实施集中安置。

当年村民们搬迁的场景

当年村民们搬迁的场景

搬迁后的班彦新村

搬迁后的班彦新村

搬到公路旁的班彦新村后,家家户户通水通电,用上天然气,吕有金家也住上了200多平米的农家小院。2017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吕有金办齐了经营酒坊的各种证件,靠着祖传的手艺,第一年就挣了15万元,轻轻松松脱了贫。针对每家每户的不同情况,班彦村还制定了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精准措施,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盘绣园

盘绣园

这个由政府投资300万元占地1500平米的盘绣园,如今已成为班彦村的重点民族产业。依托土族特有的盘绣,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帮助当地群众脱贫增收。最初的145名绣娘中,贫困户占到了93户。

搬迁前,由于交通闭塞条件艰苦,沙沟山上100多户村民十年没娶过媳妇,有20多个光棍。搬出大山后,条件改善,收入增加,张卓麻什姐不仅娶了儿媳妇,还有了小孙女。这两年,村里的医务室、生态园、电商中心等便民服务设施相继建成。今年9月,经过半年建设的班彦幼儿园也正式投入使用,张卓麻什姐的小孙女和其他孩子们一起,头一次走进幼儿园,开启了幸福的童年生活。

挪出穷山窝的班彦村,解开脱贫的“死结”,乡亲们过上了“忙并快乐着”的日子。在近十项民族特色产业的带动下,班彦村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309元,实现了整体脱贫摘帽。村集体收入也实现零的突破,在2019年达到了23万元。

编辑:陈平丽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班彦村:搬出穷山窝 旧貌换新颜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