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继续受到关注
本次峰会开幕前,中国一直被视为此次峰会的最大看点之一,峰会当天,这种关注的密度也提高了一个台阶。
英国《卫报》2日注意到,在各国领导人1日出席唐宁街10号首相府晚宴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被安排坐在东道主布朗的右侧,这被认为是众人瞩目的座位。而在2日峰会开始前的领导人合影中,胡锦涛主席的位置与上一次G20峰会时一样,再次与巴西总统卢拉一起,分列在东道主两边,成为镜头的焦点。
美国《洛杉矶时报》2日文章称,中国正试图在重塑世界经济的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英国《卫报》同日也刊登题为“中国今天以世界强国的身份到来,对此我们应该欢迎”的评论文章称,2009年4月2日迟早会成为标志中国终于崛起为21世纪世界强国的日子,全球性经济危机加速了这一进程。从今天的伦敦开始,西方应该欢迎中国成为一个大玩家,完全参与到自1945年就已建立的国际秩序中,“我们千万不能抵制中国要求在国际组织更大发言权的呼声,而应主动提供”。
《纽约时报》2日评论说,在此次G20峰会上,中国以全球经济强国的身份走上了舞台,当世界其他国家还在为此次伦敦峰会能否把世界从经济崩溃中拯救出来紧张不安时,中国乘着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大潮和带着抓住机遇的使命感来到了伦敦。一些经济学家预测说,中国将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政策项目部主任沈大伟认为,中国还不是一个超级大国,“它没有覆盖全球的军事力量,软实力也有限”。
中美领导人伦敦会晤引发的关注2日也没有在美国媒体上散去。CNN以“G2峰会焦点下的美中关系”为题报道说,伴随着越来越强的经济和军事影响,中国已是G20的主要玩家,而中美之间的合作程度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的复苏。文章称,如果金钱就是权力,那么中国如今已经处于能在G20峰会发挥重要作用的强有力位置上。与中国同样受到关注的还有“金砖四国”,英国《每日电讯报》等媒体认为,峰会前一天,英美法等传统工业强国领导人走马灯般同中国、俄罗斯、巴西及印度首脑会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袁鹏认为,本次峰会让中国的作用更加凸显,国际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但中国在峰会上面临的压力也是多方面的。美国希望中国跟着它走,而不是过早地挑战美元的地位。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新兴国家及欧盟都与中国有一致的地方,但它们也担心在未来国际格局中被中美抢了风头。因此,本次大会对中国而言,期待与担心,压力与机遇并存。
G20峰会能否为世界疗伤?
法国《世界报》2日评论说,G20峰会召开本身已经是个奇迹,各主要经济大国在经济衰退的压力下不得不做出调整和妥协,不能指望这一峰会带来多大的推动力。但从BBC搜集的全球网友对于此次峰会的评说来看,许多人似乎对峰会缺乏耐心。新德里网友谢拉卡尔说,G20就是一台滑稽大戏,仅此而已。美国网友“你的良心”说,G20峰会全是空谈没有任何行动。但也有网友认为G20峰会不仅是重要的,而且可能将成为“国际合作和共同承担责任的开始”。
有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摆脱危机的巨大期待之下,G20峰会的成果很难令所有人都满意,全世界对此次峰会的关注甚至要超过对联合国大会的关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马振岗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在伦敦召开的G20峰会意义重大。20国集团集中了世界上主要的经济力量,可以说峰会形式为日后解决全球重大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机制。他认为,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G20峰会的效率有可能比联合国要高。▲
责编:肖金平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