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阵营分歧备受关注
“我们有信心团结一致战胜经济危机!”CNN称,参与峰会的世界领导人2日向世界传递出了这样的信息。但就在此文刊登前几小时,包括CNN在内的西方媒体全部将目光集中在美英法德四国的重大分歧上。英国商业大臣曼德尔森也承认,2日的谈判“有些紧张”。
美国《洛杉矶时报》2日称,此次峰会其实分为两个阵营:美英两国希望其他国家推出更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但法德强调必须将改革金融系统放在首位,反对再拿出任何一分钱刺激经济。在峰会开幕前,萨科齐曾威胁如果法国提出的严管金融系统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退出峰会。1日,他再次强硬表示“无意义峰会的时代已经结束”。默克尔也站到他一边,两国“用一个声音”为G20协议的达成设定条件———严格管理对冲基金、“避税天堂”和银行家薪酬,如果这一“红线”不能达成,两国将拒绝在协议上签字。萨科齐说,他们的要求不可更改,“没有谈判的余地”。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日本首相麻生也加入了“战局”,他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点名批评德国对刺激经济计划态度消极。在法国国内,萨科齐的强硬为他赢得了一些赞许。但法国电视2台2日的民调显示,54%的法国人不希望萨科齐提前离场。法国《论坛报》称,萨科齐这么做是希望继续占据反危机斗争的主导席,不让美国夺走峰会的成果。
法国提出的“避税天堂”名单是峰会上另一个主要争议点,中国香港和澳门甚至也被列入其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2日表示,中国支持国际社会打击“避税天堂”,但将香港和澳门列为“避税天堂”是没有根据的,中方坚决反对。
法新社2日称,以超主权储备货币替代美元的提议在G20峰会上受到了怠慢,但支持这一提议的俄罗斯表示将坚持下去。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日评论说,与会领导人不仅是在拯救经济,同时也是在拯救他们自己的饭碗。文章说,欧洲此前已有3位领导人因反危机不力下台,一些与会领导人的政治声誉同样岌岌可危。文章称,布朗将此次峰会的成功视为稳定工党政权的最后机会,但他面前的“机会之窗”看起来有些阴暗。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