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自说自话徒费力
科德斯曼(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专家):尽管布什的访问有利于加强美阿关系,但阿拉伯国家领导人都明白,布什步入了执政的最后一年;且在大选之年,他和副总统都不参选,由此将失去对美国下届政府的影响力,因此他在中东的说服力会由此而大打折扣。至于布什在2005年高调推进的“大中东民主改革计划”,至今鲜有成果可言,目前早已光泽尽失。有舆论指出,几年来,美国的“大船”搁浅在伊拉克战争的泥沼中动弹不得,布什“船长”束手无策,无暇他顾;另一方面,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对民主和自由有自己全然不同的看法,徒让布什望洋兴叹,几番费力的宣传无异于自说自话。
4.巴建国前景难预测
萨塔诺夫斯基(俄罗斯中东研究所专家):巴勒斯坦建国的前景并不被看好,因为建立巴勒斯坦国首先面临着哪派力量执政的问题。其次,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每当和平展露一线曙光时,总有激进势力对形势产生反作用,以色列前总理拉宾遇刺就是一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基地”组织等一些恐怖组织有可能会利用当前局势扩大在巴勒斯坦的影响。
力促“巴勒斯坦建国”
欲结制伊地区联盟(访问意图解析)
袁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 美国总统布什选择在这个时候访问中东,主要目的有三。
一是显示存在,力图在余任有所作为。随着2008年总统大选的到来,美国国内的竞选形势渐趋白热化。对于布什而言,与其留在家中看竞选者无休止地电视辩论、批评现政,不如走出国门,显露身手,意在向国人传递信息——对于任期内倾力最多的中东,他并未就此放手。
二是挽回颓势,将中东局势重新掌控起来。中东乱局是布什遭受诟病的主因。去年底,美国情报机构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告,不仅使布什政府借伊朗核危机重塑中东政策共识的努力濒于瓦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中东各国的战略部署,尤其令以色列、沙特等国家不知何从。因此,布什行前特意强调,他此次造访中东,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孤立伊朗,显示他的对伊朗强硬政策未因情报机构的评估而受影响,并借机重新凝聚美以关系,团结中东温和穆斯林力量,结成反制伊朗的中东地区联盟。
三是趁热打铁,希望在巴以和平问题上有所斩获,留下政治遗产。去年11月安纳波利斯中东和会是布什余任所作的一项大手笔,尽管前景难测,但布什政府显然将其中东政治遗产的最大赌注押在了巴以和平之上。此次中东之行,布什特地将以色列和约旦河西岸安排在头两站,确有在离任之前促成当年克林顿未促成的巴以和局之意。
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按照白宫的说法,布什此行的主要目标是“直接推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和平协议,并最终促成独立巴勒斯坦国的建立”。但在行前与记者的谈话中,布什承认他访问中东的另一目的是“遏制伊朗的野心”。
布什在2002年成为首位公开提出建立独立巴勒斯坦国的美国总统。但遗憾的是,在上述表态之后,美国政府在中东的政策重心完全被反恐和伊拉克战争所占据,在解决作为中东地区矛盾焦点的巴以问题上,布什政府约有5年时间基本撒手不管。去年11月举行的安纳波利斯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可以看作是布什政府推动巴以和解第一次认真的努力,尽管舆论对会议成果评价不高,但客观地说,这种努力是应该肯定的。
布什此次中东之行是美国在安纳波利斯中东和会后采取的又一重要行动。美国国务卿赖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阐述了布什政府执政最后一年里的美国外交政策走向。赖斯说,保持安纳波利斯中东和平会议的势头将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头等大事。
布什中东之行中比较有争议的是与伊朗有关的部分。布什行前公开表示,访问中东也是为了争取中东国家支持美国的对伊朗政策。同时,以色列对伊朗核问题的关心也不亚于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关心。多位以色列官员表示,以方将向布什提供关于伊朗核计划的最新情报,还会告诉布什以色列打击伊朗核设施的相关方案。这当然引起伊朗方面的警惕。哈马斯高级领导人之一马尔祖克索性直言:“布什这次出访着眼于伊朗,意在寻求如何解决伊朗问题,而不是巴勒斯坦。” (记者 李 潇 李学江 马 剑)
责编: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