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月21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评论文章说,当前台湾正在进行“入联公投”、“返联公投”的政治角力。民进党提出“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而国民党则提出以“中华民国”或其他名义重返联合国,两者表面相似,但有深层的不同政治意涵。当然,蓝绿阵营都有选举的算计,民进党想要通过“公投绑大选”来冲高得票率,国民党则是有鉴于2004年“公投绑大选”时吃闷亏,刻意反向操作,希望破解民进党的政治权谋。
虽说是台湾内部政治斗争,但又引发了中国大陆与美国的关切。对于“入联公投”问题,大陆的讲法是这是“台独”诉求。美国则认为,此事既无必要,对台湾、两岸、美台关系都有负面影响。目前,中、美对于“入联公投”的批判力度较大,对于“返联公投”则是相对低调以对,但都希望台湾知所进退,不要一意孤行。
民主和“公投”被工具化
评论说,“立委”选后,本来在正常情况下,大家可合理推定,“入联公投”、“返联公投”都不会通过,但突然之间,民进党改变立场,呼吁其支持者也支持国民党的“返联公投”。部分人士经过精算,警觉到只要有5%左右的选民做出错误(或正确)的选择,“公投”就能超过850万票的门槛,有侥幸过关的可能。或许这才是中、美双方在继续对台施压的主要原因。
万一“公投”过关,两岸及美、中、台三边关系都会受到严重冲击,凡事还是要做最好的努力、最坏的打算。但台湾目前又有另外一种说法,既然陈水扁说过,2008“大选”以后一切不会有任何改变,而且2007年台湾就试过“以台湾名义重返联合国”被拒,所以即使“公投”通过,情况或许也没外界想像那么严重,不过是茶壶里的风暴罢了。
同样的例子是,2004年“大选”有关台湾对美军购的“公投”没能通过,但民进党当局还不是照样坚持对美军事采购;另外,今年“立委”投票,有关追讨国民党党产及反贪腐“公投”同样未获民众支持,但民进党当局还是照样继续追讨党产,国际社会也不曾解读成为台湾民众支援政府贪腐。如果这次“公投”失败,国际社会想必也不会错误解读,认为台湾民众并无争取国际活动空间的需求和意愿。
其实,利用“公投”来弥补代议式民主制度的不足并非没有道理,但台湾当前的问题是把民主工具化、“公投”工具化,不管是“公投绑大选”,或是“大选绑公投”,“绑”这个字的本身就反映出工具性的目的。民进党在乎的是选举结果及“公投”通过后所带来的政治意涵,大陆反对的是“公投”通过后的政治意涵和可能难以压制的“台独”,而美国担心的是这个政治意涵的扩大解释及其破坏两岸现状的可能。
为此,笔者在自己主持的民主擂台上曾经特别提出质疑,由于“入联”、“返联”两案有本质差异,而民进党最近之所以改变立场,呼吁其支持者在“大选”时同时支持“返联公投”一案,这到底是属于战略思想的转变,还是战术作为的调整?其正当性与合理性何在?究竟是以“大选”胜选为主要考量,还是以“公投”过关为主要规划?民进党方面应该给个说法。
与会的民进党人解释是,国民党的“返联”案语意不明、法理不通,还是民进党的“入联”案最具合理性,但由于“入联”案已遭污名化,通过可能不大,而“公投”失败又有很大的后遗症,所以只好转而不反对“返联”案,希望都能通过。摆明了就是既要搞“台独”,也要骗选票。如果国民党还要随之起舞,岂能不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