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坛格局依旧 中国再攀新高 奥运竞争依然严峻 |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9月26日 09:17 来源:
新华网消息:(记者梁金雄、方长平、马邦杰)24日谢幕的马德里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尽管以中国队勇夺4金扬威赛场,以英格兰队再现往日辉煌,以印尼、丹麦等老牌劲旅遭遇空前难堪而落下帷幕,但是,世界羽坛的格局并不会因此而发生大变化。
新赛制给羽坛带来新变化
马德里世锦赛历史上首次采用了21分新赛制,它的突出特点之一是缩小强弱差距,增加比赛偶然性。纵观本届世锦赛,每场比赛的场面都精彩好看了,意外多了。往日根本没听说过的球手也能与世界顶尖选手叫板了,如来自羽球小国立陶宛的纳维卡斯让奥运会冠军陶菲克惊出一身冷汗苦战3局才过关。如果在15分制下陶菲克两局不会让对手得分过10。再如男单铜牌得主韩国的李炫一首轮就险些被印度的阿南德拉下马,德国女单黑马奥弗齐尔淘汰了中国新锐蒋燕皎后笑称:能进半决赛,真滑稽……
中国队总教练李永波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新赛制下,运动员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很可能就阴沟里翻船。他认为,本届世锦赛5项决赛由中国和英格兰两家包办,这是以前从没有出现过的。传统强国印尼、丹麦、韩国、马来西亚等无缘决赛,正是新赛制带来的新变化,不能因这些劲旅一时的“失常”表现就断定世界羽坛格局发生了大变化。换一个赛场,比赛的结果就可能不一样。
丹麦队教练劳里森承认对新赛制认识还不足,丹麦队员尤其是双打项目未能取得预期中的佳绩;心气最高的马来西亚队想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可如同5月的汤尤杯赛一样,一项决赛大门都未进,带着希望而来带着失望而归;上届比赛两块金牌得主印尼队更是惨到连半决赛都找不到一人。
抑强扶弱的21分制虽让有着百余年历史的羽毛球运动发生了变化,但从中国队的突出表现看,从本届世锦赛八强选手看,依然是名将大大多于新面孔。所以,无论赛制如何变化,竞技体育还是讲求实力的。
应该看到,这是首次实施新赛制的世锦赛,人们对新赛制规律尚处在摸索阶段,还没有真正反映出羽坛诸强间的实力对比。在这一点上,中国队应该说走在了世界前列,取得自1989年以来的世锦赛最佳成绩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随着其他劲旅对新赛制的认识水平日益提高,中国队今后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特别是北京奥运会还要有两年的时间,届时人们对新赛制已有成熟的认识,北京奥运会羽毛球赛场很难再现马德里世锦赛中英包办决赛的场景。
中国队再攀历史新高
自2004年以来,中国队在代表男、女团体最高荣誉的汤尤杯赛和标志着一个国家整体水平的苏迪曼杯赛上一直是冠军得主,一个国家独揽这三大团体冠军杯,在世界羽毛球史上尚属首次;而代表着世界羽毛球单项最高水准的世界锦标赛,中国队又夺走马德里世锦赛5项冠军中的4项,成为新一届世锦赛最大的赢家。此时的中国羽毛球队,不论是团体还是单项,都走在了世界最前面,都在书写着羽坛新的历史。
在本届世锦赛上,最令人欣喜的是人们看到了中国男单的集团优势和男双的重新崛起。
林丹、鲍春来、陈宏名列世锦赛前三,这是中国男单史上第一次。如果不是新锐陈金状态不佳,失手于韩国的李铉一,中国男单完全有机会创造羽坛新的历史:包揽四强。他们的成熟表现,令人们对他们在北京奥运会、甚至是伦敦奥运会上夺金摘银抱有更多的希望。特别是23岁的林丹圆了世界冠军梦,对他的信心增强和心态的平和,担起中国队领军人物的重担,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蔡赟/付海峰以不失一局的表现夺取男双冠军,时隔17年后中国男双终于拿到了这块沉甸甸的金牌。这不仅为他们备战北京奥运会奠定了更强的信心,而且还能带动年轻队员更加发愤图强。
尽管在新赛制下中国女单、特别是女双的优势受到了一定削弱,但她们领先世界的地位依然无人能动摇。只是现阶段如何保持住老将的良好竞技状态,如何尽快地使新秀们追上来,对老将形成冲击,从而顺畅地解决好新老交替问题,是摆在中国队面前的重要任务。
混双未能跻身世锦赛四强,这在李永波担任中国队总教练以来还是首次。不过,着眼于北京奥运会,除两届奥运会冠军张军/高崚固定不拆外,中国队将在其他混双组合上进行个别调整,相信拥有优秀人才的中国队在不久的将来会培养出更多有实力的组合。
责编:王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