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危机带来的“倒逼机制”,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内蒙古坚持综合施策,把发挥政府调控作用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结合起来,以扩内需保企业为重点,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步伐。
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逼机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发展,物流、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第二产业出现积极变化。装备制造业、农畜产品加工、服装鞋帽、皮革皮毛、家具造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提高。上半年,全自治区装备制造业增长46.5%,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增长61.3%,高新技术产业增速由2月份的22%上升到25.8%,煤直接液化、间接液化及煤化工等深度开发取得突破。生产资料类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精甲醇、水泥、原煤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8.3%、41.6%、27.5%。截至5月底,全自治区风电并网已达315.28万千瓦,居全国第一,新能源开发迈出新步伐。
危机加快了落后产能淘汰,高耗能产品有序退出市场。上半年全自治区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20万千瓦,淘汰电石产能10万吨,淘汰铁合金产能5万吨,高耗能产量增长大幅度回落。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年初提出停产半停产企业“时间过半、恢复生产过半”的目标。截至6月底,全自治区规模以上停产半停产工业企业由去年底的731户减少到194户,已恢复生产企业占全部停产半停产企业的73.5%。
为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内蒙古制定完善了促进投资和消费的政策措施,努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需求,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全自治区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53.73亿元,同比增长41.1%,增速比上年同期快15.7个百分点;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启动实施,累计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45个、1亿元以上项目357个;全自治区施工项目共有7028个,预计年内投产项目1771个,同比增长1.04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93.9亿元,增长18.5%。
统计显示,内蒙古经济活力得到有效恢复。上半年,内蒙古3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2个行业保持增长,占88.9%;社会用电量由去年11月最低时的681万千瓦时增加到今年6月份的969.3万千瓦时,增长42.3%;今年6月份,全自治区铁路货运量为4104.8万吨,增长13.5%。过去相对落后的内蒙古东部地区5个盟市工业增加值增长22%,增幅高于全自治区平均3.4个百分点,区域经济趋向协调。鄂尔多斯市的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领跑全自治区各盟市,尤其是财政收入完成183.8亿元,增长59.7%。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