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证明自己得了职业病,28岁的河南省新密市刘寨镇农民张海超不惜“开胸验肺”,悲怆之举令人心碎。其中哪些环节出了问题公众已经一目了然。对于职业病要求用人单位盖章确定的“自证其罪”,现实中根本就不可行。需要开胸的不是张海超,而是“万恶”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张海超这样的弱势群体想获得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必须有硬性的制度保证,“责任倒置”刻不容缓。否则这次是开胸,下次开什么?会不会有下一个“张海超”开心、开颅?
引起卫生部高度重视的张海超,应该很快能够得到正确治疗,但愿这对张海超来说没有为时过晚。但是,需要卫生部关注的,绝不只是一个张海超,而是一整个庞大的职业病患者群体。张海超的悲剧是由《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造成的,其中尤以后者为甚。由于其中种种漏洞,导致不少职业病患者进退维谷。
本期责编: 张托雅 |
“开胸验肺”事件,有理由引发全社会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反思:对于被指定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又靠什么保证他们的公信、监督他们的偏私……唯有填补制度漏洞,张海超们无奈的自残“自救”,才能成为具有制度性保障的依法“他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