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酱里合酱”一则愤怒的“庆贺”自己“被就业”的帖子,在网络上引起轰动,网友纷纷跟帖列举出自己或朋友“被就业”的经历。人力资源部说“被”就业是个别现象,但是,和“被”就业相关的句式层出不穷,被代表、被捐款、被失踪、被自愿、被开心、被小康……此种语法看似荒谬,却也恰恰以此嘲弄了“被”时代的荒谬”。说“被时代”或许有些夸张,但“被××”确实成了一种现象,透着无权无势的弱者的委屈与无奈。
其实,很多人都在怀念那个“包分配”的年代。那时的大学毕业生可以只管把自己的学业搞好,根本无须担心什么就业的问题。但在那个“包分配”的年代里,究竟有多少人是从毕业开始就能够成为“白领”、“金领”的?又有多少人不是“被就业”的呢?
大学生“被就业”掩盖的不仅仅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掩盖的更是教育部门在就业率造假背后的信任危机。在教人厚物载德的知识殿堂,最厚的是教育部门的脸皮,最薄的是教育部门的良知和道德。从逼大学生就业,到教育部门替大学生“被就业”,教育部门的造假手段可谓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了。
本期责编: 张托雅 |
辩证地看,“‘被’时代”的出现是公民具体权利多方面觉醒的表现;同时,也应该是公权力及时自我矫正的过程。如果网络舆情在进入“‘被’时代”之后,公权力仍停留在在“‘躲猫猫’时代”,就实在是一种盲目自恋的悲哀。公权应该主动结束“‘被’时代”,那就是让权力内敛,让权利伸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