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从这位“阿姨”的脸上根本望不到内地“小保姆”面对生人时的无措,“菲佣”自然、大方、舒展、平静,没有一点的自卑。等一会大家坐下来开始吃饭了,她对孩子小心呵护并在呵护中不忘语言和生活常识的教育,一下子“职业感”就出来了。比如那次我们吃的是西餐自助,每取来一样食物,“菲佣”都会用英语向孩子反复念叨好几遍食物的名称“fish(鱼)、shrimp(虾)、cheese(奶酪)、chocolate(巧克力)”,后面还有伴随这些食物的一些小来历、小故事(当然都是用英语)。朋友的孩子还小,只有两岁多,坐在成人椅上根本闲不住,总是一会儿爬上一会儿爬下,妈妈几次三番都管不住自己的宝贝女儿,但是每件麻烦事最后的“搞掂”都是依靠“小宾妹”,不知道人家在小孩子的耳边轻声慢语地说了些什么,孩子居然就安静,一次次变得老实、听话……


         我不想站在夹缝儿里一边看着香港的“菲佣”质量好、档次高;一边又不得不承认内地的普通老百姓,囊中羞涩,只能雇得起传统概念上的“小保姆”,这么讲道理一点意思也没有。但是走过了香港的“菲佣”世界,我所开窍的是“家政服务”原来是一个如此天地广阔的职业市场,内地人应该从管理的角度来投入更多的理性:下岗女性那么多,政府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对她们进行培训,很多家庭即使工资收入没有香港人一个月挣的多,但是如果经过培训,政府真正备案,有信誉保证的,谁会心疼多花一点钱,不找个能干的,起码在人品上让人“放心”的?
        乱树疯长毕竟难以成材,相比之下,苗圃的做法虽然需要成本,但不久的将来,人们就可见到一片喜人的林子。这样的建议我不想说给内地需要…
    [本节共7页,明日待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