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各地输送高品质的“家政服务”人员,已经树立起了自己的独特品牌,这种“品牌”很适合香港人的胃口,他们不愿意把家中请来的“小保姆”只当成会打扫卫生、会洗衣做饭,甚至只会看管老人和孩子的“机器人”,他们愿意看到“工人”(小保姆)是自己更高层次的帮手,有文化、外语好、会理家,最好还要会理财;而菲律宾大小的“宾妹”,要想成为备受国际市场欢迎的“家政人才”,她们的自身条件也必须事先经过很高成本的塑造和定型。一般“菲佣”在其国内都要接受大约两年的整套的“家政服务”培训,一般都具有大学文凭,不仅会理家,而且有文化、懂英语,领悟力强,沟通没有障碍。有些特别优秀的“菲佣”,她们出国前的身份就是教师,这样的身份转行来做保姆,无疑对帮助雇主辅导孩子学习、抚育儿童成长都具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当然要比刚把脚丫


    子从水田里拔出来,换上了皮鞋就进城的内地保姆强。
        也许有人说,我在香港看到的保姆市场和内地的现状不能比,香港人说了归齐还是兜里头有钱,他们的“胃口”不是个性的偏好,而是腰包鼓了眼光才会高,此话不无道理。可是另一层含义内地人就未必愿意耐心琢磨,这就是香港社会原本是一个自由经济社会,“市场”是一切经济活动包括雇佣关系的杠杆儿,但是在这种铁的规矩面前,香港政府为什么还要出面特别规管小小的保姆市场?规定她们的最低工资、规定她们的法定假日?又为什么不允许不够资格的海外“用人”无组织地进入到香港的各个家庭?你以为香港人人人都愿意花那么高的费用去请“家政人才”?花钱少,服务又好,谁不愿意?但是香港政府之所以要把这一片……
    [本节共7页,明日待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