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几部奥斯卡提名最佳影片?一场远在大洋彼岸的电影盛会,却不断的给着中国人不大不小的刺激,地球到处散发着奥斯卡的气味。我们,到底和这个象征美国文化的奖项有多远? 中国人为什么老在奥斯卡门口?中国影片在好莱坞吹起一阵又一阵清新的东方之风,但都毫无例外地以铩羽而归告终。 奥斯卡之于中国观众,相当的“莫名其妙”。哪怕是真正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颁奖礼直播的人,也不曾看全其中的全部影片。奥斯卡对于大多数,充其量是大片的代言词。或者对于一部走进影院都未必能看到的影片,中国人更觉得“莫名其妙”。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真正明白什么是奥斯卡。 因为电影这玩意可以给我们带来一切:技术与人性之间,悲哀与希望之间,刺激与麻木之间,个人意志与国家意志之间,昨天与今天之间,幻想与现实之间。
蕾妮·齐薇格为《BJ单身日记》系列电影反复增肥减肥,其毅力令人敬佩。威尔·史密斯也曾为《拳王阿里》增重。好莱坞的美女演员也不惜牺牲自己的容貌或是饰演彻头彻尾的坏女人以获取演技上的突破和承认。《乡下姑娘》(The Country Girl)中的格蕾丝·凯莉就因饰演一个备受屈辱、总是穿着难看围裙的妻子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奖。>>
在《渔王》(The Fisher King, 1991)中,罗宾·威廉姆斯饰演一个无家可归的疯男人,在纽约中央公园裸跑,这一角色为他赢得了最佳男主角奖的提名。对于勇于在银幕上裸露自己的演员,他(她)吸引的不单是观众的目光还有奥斯卡评委的目光。伊丽莎白·麦戈文(Elizabeth McGovern)凭《爵士年代》(Ragtime, 1981)获得过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她在片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裸体镜头。>>
《女魔头》中的查理兹·赛隆查理兹·赛隆在《女魔头》中“毁灭性”的造型,也为她赢得了第一个奥斯卡奖。经验证明,想在奥斯卡上有所斩获,自毁形象绝对是一个好办法。塞隆在《女魔头》中不仅增肥30磅,化妆师还为她贴上干涩的皮肤,充满雀斑的脸上黄一块、白一块,眼角下垂。此外,塞隆还戴上假发套,刮了眉毛,其自毁程度已经达到惨不忍睹了。>>
《沉默的羔羊》中的人魔安东尼·霍普金斯。患有各种疾病(无论在身体还是精神上)的角色,奥斯卡同样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像健忘症患者、盲人、聋哑人、身体有残疾或是瘫痪的人、有精神疾病的人、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多重人格患者等。>>
凯特温丝莱特:我不想成为获提名最多的落败者。温斯莱特五次失意奥斯卡,本届有望夺影后。“先前一直被误解我不在乎奥斯卡奖,其实每次提名我都很想得奖,我讨厌每次宣读得奖结果时自己要挤出笑容以免被别人嘲笑输不起,第6次获奥斯卡表演奖提名,这次我不想输。” >>详细
同性恋牛仔从来没有在银幕上交谈地那么投入,直到《断臂山》的出现,它冲破了束缚,并创造了2005年的票房佳绩。当杰克·尼科尔森要宣布获奖影片时,甚至没有人摒住呼吸;最佳影片归于《断臂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杰克却说出了另外几个字“《撞车》”,一阵嘘声即刻围绕于断臂山头。>>
一直以来马丁·斯科塞斯就被认为是现代电影大师,之前他已经获得惊人的六次提名却是次次一无所获。《无间道风云》在第79届奥斯卡风光无限,摘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四项分量极重的大奖。马丁·斯科塞斯这位无冕之王终于扬眉吐气,摘得最佳导演大奖。 >>
《指环王》有三个编剧,谁写了最棒的台词?是托尔金吧。谁改编了观众最喜欢的一场戏?演员的即兴发挥得起很大作用。无怪乎没有最佳编剧奖,只有最佳剧本奖。 看看一些空手而归的提名者吧:尼尔·西蒙(四次)、诺拉·依弗朗(三次)、劳伦斯·卡斯丹(三次)、巴里·莱文森(三次)、加里·罗斯(三次)、拉里·吉尔巴特(两次)。搞笑的人写搞笑的剧本:《再见女郎》、《晚餐》、《窈窕淑男》、《山水又相逢》、《当哈利遇见莎莉》、《戴夫》……《窈窕淑男》输给《甘地》就是最好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