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四川省监狱系统从去年9月开始,集中清理多年来因政策限制而滞留监狱的数千名“老病残”服刑人员,至年底,已有千余名“老病残”通过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回家。
四川省监狱管理局称,此举是监狱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不过,也有人认为监狱是把“老病残”犯人推给社会,“甩包袱”。
争议背后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刑罚执行中的假释政策以及如何更好完善。
去年12月15日,四川什邡市红白镇,陈晓兰获假释回家,18年未曾见面的母子两人不知该如何面对。本报记者 张涛 摄
□本报记者 杨万国 四川报道
四川假释千余“老病残”背后的人本考量
年末,成都阴冷,陈晓兰探头望向车窗外,显得有些急切而新奇。
她已经18年没回家了。
54岁的陈晓兰,是成都女子监狱的在押女犯。
2008年12月15日这天,成都女子监狱安排专门车辆,由监狱干警陪同,送她回家。
四川省监狱系统从去年9月开始,加大了对“老病残”服刑人员假释和保外就医工作,陈晓兰获假释提前回家。
***相关新闻***
追踪《"老病残"犯谁回家法检司同堂审验》
今日川西监狱将把一批获假释的服刑人员逐一护送回家
6天前,川西监狱36名报请假释的服刑人员接受法检司"三堂审验",几天过去结果到底如何?昨日,川西监狱召开"老病残"服刑人员假释裁定宣布会,经成都中院裁定,36名"老病残"服刑人员均获假释。今日,川西监狱将把获假释的服刑人员逐一护送回家。 [详细]
据悉,林然的家在禾丰镇玉清村,玉清村村委专门派了人来接他回村。中午11时50分,林然回到玉清村。趁村干部为他购置生活用品时,他独自下车和熟人打招呼。村民们见到他,显得很吃惊。记者上前询问,他们称村里人几乎都知道林然有段不光彩的历史,对他提前回家则不愿多说。记者打听到,当初的受害者事发后,已举家搬至外地。
由于林然的房屋在地震中垮塌,玉清村村支部将林然安排到村里一个大院住下。在这里,林然遇见了更多的熟人。"你看上去瘦了。""回来就好,大家又做邻居了。"几名妇女上前和他寒暄,林然也笑着回应。"他对人还是多好的,做错事改了就对了。"两名妇女表示不会歧视他。
不过,也有一名妇女悄悄向记者表示:"附近有个幼儿园,哪个晓得他还会不会再犯?"另外两位村民也表达了类似担忧。 [详细]
按照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状况,应付一般社会底层人员的医疗需求尚且捉襟见肘,更何况是那些长期隔绝于社会、无职无业更无稳定生活来源的“老病残犯”?如报道中介绍的一位患肝腹水的犯人——“有时一天就要花上千元,他在监狱里前前后后已经花掉了十几万元”。这样的犯人,若被假释,又由谁来为他动辄十几万元的医保需求兜底?——现行的敬老院、福利院显然都没有这个能力,最终他们的命运恐怕只能是病老街头了。而如此一来,贯彻“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精神”,又从何谈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