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米的弧形台横跨墓顶
记者在地表上又看见墓葬左右两端各有3米长的建筑墙基,旁边还有一件很大的方形石板。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一个石础,和砖墙的年代、墓葬是同时期的,也就是说在墓葬修建好以后,有人又在墓葬顶部加盖了其他建筑。而这个方形的石础和砖墙所在的底层,比刚才出现的柱坑要高出半米左右,砖墙也是在墓葬底部对称分布。“从发掘程序看,这两段砖墙以前是呈弧形在墓葬顶部相连接的,整个跨度大概在13米。现在我们初步推测,这应该是祭祀用的。而方形石础应该是竖立祭祀用的木柱,中间的方形槽,可能是圆形木柱底部插木榫所用。”
据岳涌介绍,古墓的外围建筑遗迹被发现后,众多专家到此进行了考察,“大家一致认定,这次发现意义非常重大。在整个南方地区,墓道、坑线以及外部的建筑遗迹等结构能保存如此完好相当少见。”
墓主毛氏可能是显赫贵族
那么古墓上的“晋太和四年秋毛氏”几个字,究竟是啥意思呢?有专家认为,这些字很有可能是说,墓主姓毛,是在晋太和四年,也就是公元369年秋天去世的。记者查相关资料发现,东晋有一个显赫的军事家族姓毛,开创人叫毛宝。毛宝是荥阳阳武人,正是从他开始建功立业,毛宝在东晋军事战争中的杰出表现奠定了毛氏将领在东晋的重要地位。从现场的情况来看,这位毛姓女墓主去世后,依然保留了河南一带的葬俗,考古专家分析,女墓主可能是毛宝的亲属。但是,这位女士是毛宝的第几代后人,因没有留下墓志,很难说清楚。
记者 蔡 震 文/摄
责编: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