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交通线为主席送报
情报人员职责是暗中保护电台;白区斗争是解放战争第二条战线
对话人物 方亭 解放前夕北平地下电台译电员,曾任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 对话
作为曾经的北平地下电台译电员,方亭对当年的经历有着特殊的感情,她日前接受了记者采访。
“地下斗争不许轻率冒进”
新京报:《潜伏》最近很受关注,你看了吗?
方亭:听说了《潜伏》这部作品,据说不错,可我还没看。我所知道的真实反映我们当年生活的影视作品,主要有两部,《永不消逝的电波》和《地下尖兵》。
新京报:平西情报站展览馆也开展了,去参观了吗?
方亭:也没去过,有机会一定会去看看。
新京报:你当时也是地下情报员,你们是不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跟敌人发生过遭遇战吗?
方亭:危险是有的,但大家很注意保护,不暴露。我是北京人,重返北平后只要遇到熟人,就赶紧躲开,然后就搬家。地下电台没有发生过电影中那种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惊险镜头,没有格斗,也没有枪击。如果出现惊险、被敌人发现,是地下电台的大忌。千方百计暗中跟敌人斗智,保护电台的安全,正常工作,电讯联络畅通无阻,这才是我们的职责。
新京报:据史料记载,当年北平的武装斗争并不多。
方亭: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中后期,北平处在解放区的包围之中。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在北平城内的形势是敌强我弱,国民党掌握着政权,可从全华北地区来看,则已是敌弱我强。即使是在如此形势下,斗争方式也绝不允许超出地下斗争本身应起的作用范围,轻率冒进。当时党中央的指示是,白区斗争不超过罢课、游行、示威这个顶点。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