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交通线为主席送报
【交通网络】
1 司徒雷登汽车“义务”送药
出场人物:黄浩、王佩芝夫妇 现实身份:小诊所老板、崇慈小学校校长
助手:情报员李庆丰(协和医院员工)———负责找药品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物资紧张,尤其药品奇缺。购买运送药品成为各个秘密情报联络站和交通站的主要任务。
据平西情报站展馆历史顾问张源洪介绍,北平的联络站主要是百花深处胡同的“明华斋”古玩铺与协和医院。
黄浩、王佩芝夫妇俩在北京前门外西河沿开了一个小诊所;1927年又创办了一家挑补绣花厂。
百花深处是一条很狭窄的胡同,离护国寺很近。如今,百花深处还在,但“明华斋”已杳无音信。
想在日本人眼皮底下买药品,困难可想而知。
但黄浩手下有个情报人员叫李庆丰,他在协和医院工作,可以购买到西药及医疗设备。同时,黄浩又通过发国难财的汉奸,从设在王府井大街的“陆军御用达”药店高价购买药品。
日寇搜查封锁很严。在转运物资的过程中,不少国际友人帮了大忙。燕京大学英籍教师林迈可就是其中一位,他1941年曾多次帮助八路军购买通讯器材、药品等,并受八路军的委托,帮助把存放在天津的一些军用物资运回平西根据地。林迈可用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的汽车共分三次将物资运送到大觉寺的法国教会学校旧址等事先约好的地点,交给平西站的武装交通员。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