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家史。所谓家史,类似于今之晚辈为其尊长撰写传记。在这类传记中,出于血缘、亲情、通谊的考虑,往往出现隐恶扬善的毛病。
岳珂系岳飞之孙,对他笔下的“鄂王”、“先臣”也就是他的祖父是如何记述的呢?应当说,为整理岳飞的史料,他确曾下过大量搜遗辑录之功夫,“积日累月,博取而精核之”,用了五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行实编年》。
岳飞作为一代英烈而惨遭横祸,由于他事功卓着,即使在当时,不仅在民间口碑相传,备极推崇,在官方,南宋孝、宁两朝,也已公开为其平反。按理说,岳珂只需客观、真实地记述乃祖的史迹就够了,这不仅是对其先祖负责,也是对公论的尊重。然而,岳珂却未能跳出亲情和历史的局限,字里行间往往掺杂一些隐恶扬善或锦上添花的东西。比如,他在书中有意隐讳了岳飞少年时代曾在官宦之家做过庄客(类似于今之保安或长工)的往事,本来贫下中农出身的岳飞,却被塑造成出身诗书翰墨之家、“尤喜《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的富家子弟。再如,他在书中极力为乃祖曾因“建储”(立太子)受到皇帝斥责的史实进行辩诬,反而指责他人的如实记述“荒谬不根,颠倒错乱”。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