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湖南日前提拔19位县级书记为副厅级引发热议,记者4日统计,事实上在此之前,广东、四川、江苏等七省份早就尝试“高配”县委书记,海南省昌江县委书记甚至为正厅级。
广东开先河 海南最大胆
记者了解到,广东早在2005年就提拔一批县委书记为副厅级干部,开创全国先河,但进行得非常低调,外界知情者不多。
四川、江苏等地以地级市副市长(副厅级)兼任县委书记的形式,来“高配”县委书记。2006年10月,四川雅安任命汉源县委书记朱玉贵同时兼任雅安市副市长。2008年3月31日,江苏连云港市副市长徐开信兼任中共赣榆县委书记。
浙江、广西、吉林等地的县委书记则同时兼任市委常委职务。而一旦进入市委常委班子,他们的行政级别就相应提高至副厅级。比如,浙江省绍兴市委常委、绍兴县委书记徐焕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常委、田东县委书记王西冀,江苏省连云港市委常委、灌南县委书记吴立生,吉林省松原市委常委、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金育辉。
海南省的尝试则更加大胆。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的官方网站显示:2007年8月,唐剑光由共青团海南省委书记(正厅级)的位置被任命为昌江县县委书记(正厅级)。
江苏省委还选拔了昆山等9个县(县级市)的书记进入省委委员和候补委员序列,表明了江苏对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视和对县委书记工作的支持。一般而言,省(区、市)委委员由正厅级干部担任,总数在40-50人左右,许多厅长和市长都难以入选。
提拔不调岗 利于稳定工作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王长江分析称,这些“高配”县委书记的尝试解决了县委书记的仕途上升渠道。
王长江说,按照我国惯常的干部提拔体制,县委书记工作做得好、获得肯定,将升为副厅级干部,即到地级市任副职,或到省直厅级部门任副厅长,这反而导致很多拥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县委书记被提拔到这些职位后,无法发挥作用。因此部分省市区大胆尝试,设立副厅级县委书记这个职位,就解决了这部分县委书记的级别提高问题。
事实上,目前在中国的干部体制下,官员的政治、生活、工资、医疗等各种待遇与行政级别密切相关,县一级在我国非常重要,但县级的行政级别比较低,最高为正处级。这导致很多干部到了县委书记的职位上还要积极谋求升迁。据中组部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县委书记平均任期不到3年,就会被调任。
王长江认为,将这部分县委书记提拔为副厅级干部后,有利于他们在这一重要位置上稳定、长期工作。
相关链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