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络舆论缺乏现实基础 专家忧虑催生"网络暴民"

 

CCTV.com  2009年07月28日 14:51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半月谈   

  网络舆论成为公民素质主试验场之一

  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超过1/4的中国人都上网。与以往相比,农村网民、高收入网民的数量都有所增长,网民的组成更加贴近现实社会结构。

  3.38亿网民,或许还不能说代表中国公民,因为大多数公民、尤其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较少上网。报告显示,在7亿多农村居民中仅有9565万人上网。但从调查看,网民却是代表中国公民中社会参与热情最高的一群。更重要的是,网络是当前最便捷最普及的社会沟通方式之一,任何人想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都无法忽略网络这个阵地。

  良好的公民素质是实现社会善治的必要条件,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提高公民素质,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无疑是对公民素质的深层次关注。

  提高公民素质,不仅要通过教育、学习来灌输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知识,更要通过大量实践来形成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即需要一个“试验场”。一般来说,这样的实践主要通过基层社区和民间组织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基层社区自治和民间组织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不能适应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需求不断提高的现实,突出的问题在于,城市社区主要是协助政府开展工作,而不是自主进行公共事务管理;民间组织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制度瓶颈,其规模和能力都较为弱小。

  网络的迅猛发展正好弥补了现实中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不足。除了技术的优势,网络的匿名性、大众性也促使网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高涨。在网络上,社会公共性话题、事件总会引起迅速、强烈的反响,并能通过讨论给出明确的意见,乃至影响社会现实。从近年来的网络舆论热点话题看,无论是华南虎造假事件、杭州飙车案,还是邓玉娇事件、高考民族身份造假事件,涉及政府公信力建设、社会道德建设、教育公平等重大社会公共事务,而网民在舆论风暴中所追求的目标,正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实现。可以说,网络、尤其是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公民素质提高的主要试验场之一。

  相关链接:

1/2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