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与练兵:哈尔滨乘大冬会“起飞”
以“冰雪、青春、未来”为主题口号,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承载着世界青年人的梦想起飞。这是在中国首次举办的世界综合性冬季体育赛会,也是中国继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后举行的第一个高水平的综合国际赛事——全球金融危机之下,第一个如期举行的综合性国际赛事将为世界体育运动和哈尔滨带来什么?
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开赛之际,承担短道速滑比赛任务的哈尔滨理工大学滑冰馆愈发热闹起来。冰场上,身穿各色滑冰服的运动员轮番试冰,未有丝毫懈怠;冰场外,2013年夏季和冬季大运会举办城市俄罗斯的喀山和斯洛文尼亚的马里博尔代表团接连造访赛事场馆,与中国官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交流经验。
“尽管我们将举办的是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但哈尔滨筹办大冬会的经验仍值得借鉴。我非常欣赏中国的大学里有如此完善的体育设施让年轻人从事体育运动,在大学里兴建高水平场馆,这对我们是很好的启示。”2013年喀山大运会组委会执行主席弗拉基米尔列昂诺夫说。在冰场、运动员休息室、新闻发布厅、媒体工作室,代表团成员逐一参观,还不时向工作人员询问相关信息,并认真记录。
已赢得2013年世界大学生冬运会承办权的斯洛文尼亚马里博尔大冬会组委会执委马尔科拉塔依说:“我们来这里主要是向哈尔滨学习怎样举办大冬会,哈尔滨的经验对我们很有帮助。比如,滑冰馆的运动员休息室让我颇为惊讶,每支参赛人数较多的运动队都有自己单独的休息室,室内还配有更衣间、洗手间和淋浴间,非常人性化。”
据介绍,本届大冬会共有10个申办或已获得冬夏大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派团观摩,包括中国的深圳、俄罗斯的喀山、斯洛文尼亚的马里博尔和波兰的波兹南等。哈尔滨大冬会组委会将尽全力为各代表团提供便利,共同分享申办、筹办大冬会的经验。
“哈尔滨的大部分设施都是新建的,这样就可以运用更多最先进的技术。不仅是大学生运动员,世界各地的专业运动员和职业运动员,旅游者以及冬季体育运动的爱好者都会被吸引来享用这些先进的体育设施,这是哈尔滨申办冬奥会的一大优势。”国际大体联主席乔治·基里安说,大冬会结束之后,哈尔滨会汲取很多经验和教训,这将为今后哈尔滨申办冬奥会奠定坚实基础。
“奥运明星中有90%是大学生。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我就曾见到一个打篮球的年轻人名叫姚明,现在他已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体育明星之一;大冬会的运动员中间就有冬季项目上的‘姚明’。”乔治·基里安期待着,“2018年能到哈尔滨来出席冬奥会。我在大学生体育运动中看到了明日之星的影子,也从大运会、大冬会看到了奥运会、冬奥会的未来。”
责编:尹薇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