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教育部就近期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

CCTV.com  2009年01月07日 15:1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  

    这个《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制定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科学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部署。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以及分阶段、分地区的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制定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基本目标和总体思路。同时研究制定城乡、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以及主要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项目。提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和重大政策措施。

    第二,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战略和政策措施。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针对素质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问题,制定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把依靠教育家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关键措施。

    第三,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思路和重大措施。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学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主动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要求,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专题性规划。分析各级各类教育的需求与供给关系,优化各级各类教育结构、比例和地区布局。研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和发展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的工作思路、重点项目及重大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办学标准、校舍标准、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促进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逐步对农村职业教育实施免费政策。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培养高质量、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对汶川地震灾区教育重建给予重点支持。

    第四,确定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重点领域。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制度创新。研究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和考试制度改革等总体思路和重大措施。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水平。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各级各类学校富有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办学体制和机制。促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研究全面提高教育开放水平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措施。

    第五,完善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保障机制。研究提出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领导的重要措施;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力量、公民等各方面对发展教育事业承担的责任;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制定推进教育公平的目标和实现措施;研究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强化依法治教的重大措施;研究加大政府财政教育投入,不断提高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重,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吸纳社会资金办学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

    此外,作为一个中长期规划,此次制定的《规划纲要》既要着眼长远,明确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思路和基本政策取向;又要立足现实,提出到2012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重大政策措施,包括重大工程项目等,着力解决当前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也是制定《规划纲要》一个重要特点。

    研究制定《规划纲要》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作为参与《规划纲要》研究起草的工作人员,我们一定要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制定高水平、高质量《规划纲要》对落实党和国家的战略意图、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人力资源保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尽心尽力,扎实工作,努力以高效率的工作和高水平的成果,向党中央、国务院,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我的介绍先到这里,谢谢大家。

    续梅:刚才孙司长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制定《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下面请韩进司长为大家介绍制定《规划纲要》调研的相关情况。

    韩进:大家下午好,我现在根据新闻发布会的议程介绍这次《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调研工作的情况。大家知道,调研工作是《规划纲要》制定工作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对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要进行分析、进行判断,对存在的问题要认真进行研究,对将来有可能采取的措施,根据调查研究的情况进行建议。

    这次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下了很大力气组织了规模比较大的调研活动。2008年8月份,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规划纲要》工作方案以后,10月份刘延东国务委员又召开《规划纲要》工作小组会议,审议了《规划纲要》调研工作方案。在这里补充一下,《规划纲要》制定工作领导小组是由家宝总理任组长,延东同志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了国务院相关部门,大体上有这样几个部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与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研究室、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协,由这些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了《规划纲要》领导小组,由这些部门的相关负责同志组成了工作小组,是这样的一个结构。

    下面我分五个方面给大家报告关于调研工作的基本安排。

    第一,关于调研工作的主要任务。

    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全面分析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机遇和挑战,全面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要求、新期待,全面把握国际国内教育发展趋势。立足国情,改革创新,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核心,科学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发展思路、基本政策和重大部署,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以及分阶段和分地区的目标提出要求,特别要提出2012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目标、重大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项目。系统研究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教师培养、教育发展保障等重大问题,找准症结,提出思路。围绕制定若干分地区规划纲要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及民办教育、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等分领域专题规划,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入调研。 

    第二,关于调研工作需要坚持的指导原则。

    1、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道路。以人为本,全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统筹城乡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统筹教育的改革、发展、稳定,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2、坚持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操作性。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需要,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务虚与务实相结合,长远与当前相结合,发现问题与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相结合。政策建议既要体现战略性、前瞻性的要求,又要具有针对性、操作性,按照不同的需求和供给条件提出目标和政策选择方案,注意与科技、人才、人口等其他规划的衔接。

    3、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摒弃各种先入之见和条条框框的束缚,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积极创新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以改革促发展。坚持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意性。

    4、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发扬民主,依靠群众,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学生及家长的意见,重大问题和《规划纲要》草案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搭建有利于民意表达的平台,畅通有利于民意表达的渠道,鼓励争鸣,使调研和公开征求意见的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促进决策的民主化。

    5、深入研究,突出重点。全面分析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现状,综合考虑学龄人口、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对未来做出科学预测,明确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促进决策的科学化。统筹协调,科学布局,处理好全局与局部、总体规划与专题规划、近期与长期目标、软件与硬件的关系。在深入研究、充分听取意见、反复讨论的基础上,找准问题的症结,重点研究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矛盾以及长期困扰教育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充分吸纳和运用各部分和教育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集中精力,重点突破。

    以上是五项在调研工作中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2/3 < 1 2 3 >

相关热词搜索:   教育部  教育改革  新闻发布会  续梅  教育  发展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