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

CCTV.com  2008年08月16日 11:55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网  

    吴仕民:

    在上学方面也给了少数民族学生很多帮助,比如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普遍实现“两免一补”政策,也就是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的书本费、学杂费,并且对寄宿制的学生家庭困难的给予生活补助,同时在少数民族学生的各类升学中,给他们优待,使他们能够更多地、更好地进入到高一级的学校学习。由于采取了这一措施,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比如说,现在在全国民族地区大概在699个县中,已经有660多个县普及了九年义务制教育,这个数字看起来与东部地区有一些差别,但是和长期以来教育事业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基本实现普九,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成就。谢谢!

    2008-08-16 10:07:36

    瑞典记者:

    看来我在屋子里面也是属于少数,我要问的问题是,我们已经听了很多关于政府为促进少数民族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但是我想问,既然你们做了这么多,为什么现在在西藏和新疆仍然还有很多问题,您能不能就此发表看法?

    2008-08-16 10:10:32

    吴仕民:

    感谢记者先生的提问。正如你提这个问题的前提所涉及到的,中国政府在帮助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且促进了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相信,任何一个怀有公正之心的客观人士或媒体对此都会像你一样给予充分的肯定。你也提到,在这些地方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这些地区和东部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你想要知道的是产生差距的原因,下面我简单的做一个回答。

    2008-08-16 10:11:54

    吴仕民:

    我们在思索和研究任何问题的时候,都会想到历史的命题,尤其在研究经济现象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到它的地理环境。首先我想要说的是,在历史上这些地区的发展相对是缓慢的,并且由于地理的原因,如西藏平均海拔在3000到4000公尺,有的地方是5000公尺,这都影响了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不能不谈到经济自身发展规律,中国的经济布局大概就是东部地区历来经济比较发达,科技文化也比较发达,而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是相对来说,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并且经济的发展规律本身就是不平衡的,是一个互相之间不断的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这样一个过程。在改革开放中,东部率先实现了改革开放,而西部地区相对来说要晚一些,这是经济自身发展的原因,也影响了西部的发展。

    2008-08-16 10:14:46

    吴仕民:

    中国从本世纪初开始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行动,从一个方面既说明了对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视,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西部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所以我相信,通过西部大开发,会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从而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进程中加快整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第三,我想不得不提到文化上的原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有它的特点,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教育事业发展相对落后,比如说人才的不足,这些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文化上的一些观念,比如说有些少数民族的商品经济观念意识不强。比如说在20多年前,很多少数民族都以经商作为一件并不很光彩的事情,这是社会因素,也是影响西部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

    2008-08-16 10:17:57

    新华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当前中国的民族关系的状况如何?针对目前发生的一些暴力恐怖事件,我们在反对暴力恐怖事件活动上,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民族关系?

    2008-08-16 10:20:33

    吴仕民:

    这个问题请毛公宁先生回答。

    2008-08-16 10:21:51

    毛公宁: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形成了新型的民族关系。在改革开放中,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方针政策,使少数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的民族关系是良好的。当然,由于各民族之间,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以及由于经济利益方面的原因,在交往之中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和纠纷。但这种矛盾和纠纷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对于这些矛盾纠纷,主要是通过政策和法律的手段及教育疏导的办法来解决。

    2008-08-16 10:22:44

    毛公宁:

    刚才这位记者问到,反恐会不会影响到中国的民族关系。我们认为,反恐不会影响中国的民族关系。暴力恐怖活动不得人心,暴力恐怖活动只是极少数人的犯罪行为,不是什么民族宗教问题,暴力恐怖活动违背法律,违背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和利益,违背国家的利益,千夫所指,大家都痛恨。所以对这种暴力活动依法进行打击,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维护国家的统一。

    2008-08-16 10:24:31

    中国民族杂志记者:

    众所周知,我们在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中,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羌族,羌族文化遭到了很大的损坏。请问政府在抢救和保护羌族文化方面,目前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2008-08-16 10:25:29

    吴仕民:

    羌族是中华民族中古老的一员,大家可以从唐代的著名诗人王之涣的那首著名的《凉州词》里的那句千古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中,可以感知到这个民族文化的古老与特色。在这次“5?12”大地震中,因为地震的震中就在羌族地区,羌族地区确实遭受了很大的损失,特别是文化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在抗震救灾中,政府和有关方面把保护抢救羌族的文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温家宝总理在亲赴灾区指挥救灾的时候明确指出,要保护好羌族的古老文明和文化,在抗震救灾的具体工作中,对保护和抢救当地的文化采取了及时地挖掘那些珍贵的文物资料,保护现存的各种文化设施,以及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等许多具体的措施。

    在三天前,也就是8月13日公布的国家关于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之中,已经明确地把保护和抢救羌族的文化列为重要的内容,其中包括保护藏族、羌族的碉楼和村寨,保护有羌族特色的设施,以及保护和重建羌族的博物馆、民俗馆等等,我相信古老的羌族文化经过这次大地震以后,一定会浴火重生。

    2008-08-16 10:27:02

    记者: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政府鼓励游牧民族过定居的生活?第二个问题,政府为什么不喜欢新疆地区的穆斯林自由去麦加朝圣?

    2008-08-16 10:38:54

    吴仕民:

    关于第一个问题,你问的是政府为什么鼓励游牧民族定居。我想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做一点回答。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的发展,并且从产业来说,是从游牧业到农业到工业,也就是说游牧业进到农业,再发展到现代化工业社会,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也是一个历史的必然。中国的游牧民族几千年来都是过着“逐水草而居”,就是说哪里水好、哪里草好,就在哪里生活,这是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这种生活的不稳定性,不但影响他们的生产,还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所以,适当的使他们定居,能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不仅对发展生产有好处,而且能让这些游牧民族更好的发展自己,享受现代文明。至于采取什么方式定居,在什么地方定居,这要经过有关方面商量,并且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加以考虑,同时要尊重游牧民的意愿。我的感觉是,从很多定居的游牧民族反映的情况看,他们非常欢迎由游牧改为定居。

    2008-08-16 10:39:19

    吴仕民:

    你说的第二个问题,是不是对新疆地区穆斯林朝圣进行限制。我想告诉你的是,在中国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信仰穆斯林的公民可依据穆斯林宗教教义和国家的有关法规去麦加朝圣。我了解的情况是,不仅新疆的穆斯林,而是全国各地的穆斯林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去麦加朝圣。

    2008-08-16 10:43:34

2/4 < 1 2 3 4 >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