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请问宋司长,目前海峡两岸局势日趋缓和,两岸“三通”提上议事日程。请问在海上两岸通航取得哪些成就?大陆为两岸海上直航做了哪些准备?谢谢!
宋德星:自197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尽快通邮、通航、通航以来,经过30年的努力,两岸海上通航取得了局部进展。目前,两岸海上通航共有三种模式:
一是福州、厦门与高雄港间的“试点直航”集装箱航线,由两岸船公司使用自有或经营的方便旗船,运输两岸的外贸中转货物,货物不通关不入境,“试点直航”航线共有10家船公司、10艘船舶运营。
二是大陆主要港口与台湾本岛间的两岸三地集装箱班轮和不定期散杂货运输,运输两岸间贸易货物,也是由两岸船公司使用自有或经营的方便旗船运营,目前两岸三地集装箱航线涉及大陆15个港口和台湾5个港口。
三是福建沿海与台湾离岛地区的海上直接往来(简称“小三通”),由两岸船公司使用在两岸登记的船舶,采取航行时挂公司旗,进出对方港口不升挂对方旗的方式运营。
两岸民间对口行业组织商谈取得的共识和主要成果如下:
1997年1月,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与台湾海峡两岸航运协会在香港会晤并达成共识,实现了福州、厦门与高雄之间的试点直航。
1998年2月,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与台湾海峡两岸航运协会在曼谷再次会晤并达成共识,开通了两岸三地间接集装箱班轮运输和不定期散杂货运输,部分解决了两岸贸易货物的运输问题。
2001年福建与金、马商谈,就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海上直接往来即“小三通”达成共识。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海上直接往来已成为台湾同胞往返两岸最省时、省钱的便捷通道。
宋德星:在投资方面,我们台湾的航运企业,在大陆的港航领域的投资设立公司,目前已有2家独资企业、12家合资企业,还有46家的办事机构。但目前为止,我们大陆的船公司,现在还没有一家能够在台湾岛上设立,连办事机构目前还不允许设。应该说,促进两岸的航运直航,充分能够反映出在大陆方面的诚意,现在尽管这样,我们非常期望及早实现两岸的直航,从间接的变成直接的,从单向的转向互惠的;局部的“小三通”,我们希望能够实现“大三通”,所以现在下一步也有计划,在大两会框架下,通过两岸协会积极商谈,目前的前景非常好,所以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一个两岸航运的崭新面貌,这对两岸的人民都是非常有利的。谢谢大家!
运输经济世界杂志社记者:请问宋司长,刚才您提到港珠澳交通大桥通航尺度已经批复,请问在物流运输方面,水路和公路目前是如何联动发展的,未来的趋势如何?谢谢!
宋德星:我相信港珠澳大桥建成以后,港珠澳地区会形成一个更加快捷、低成本的一体化交通系统,这是物流发展的良好基础。珠三角的经济走向世界,通过港珠澳大桥,通过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发挥物流成本和便捷的优势。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也能够通过港珠澳大桥这样的便捷通道,能够更加提升它的中转能力和集散能力。另外,我前两年看过香港的物流,明显比内地要先进。所以,它的影响力对珠三角经济的发展,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请问何司长,您刚才提到水运方面的科技研发和管理,在三十年来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另外,现在每年在水运科研投入是多少?占全部比例是多少?近年来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谢谢!
何建中:水运方面的科技支撑力量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阐述:首先是内河航道的整治,在“十一五”期安排200亿资金,用于航道的疏浚和等级改善,有利于船舶平均吨位的提升和水运的发展。
第二个方面,我国港口码头建设的专业化和大型化,特别是沿海港口的30万吨级的原油码头和矿石码头,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机械装备上,以及装卸管理的技术层面都有比较高的科技含量,可以说目前中国沿海的大型专业化码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
第三个方面,从我国港口集装箱设备的制造方面来讲,特别是振华港机,是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的一个典型,目前它的市场份额占到世界上70%。如果说没有强大的科技支撑,无论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和成本,不可能满足世界范围内消费者的需求。
何建中:另外,从我国水运发展的角度来讲,水运行业重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水运行业的节能减排更是有比较高的科技含量,特别是这几年水运节能方面的示范项目,可以说都是水运发展科技支撑力量明显提升的具体典型。
应该说交通行业是一个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特别是在水运发展方面,政府在科技发展的引导方面,每年交通运输部有一批西部科研项目,其中有一部分是用于支持水运发展。另一方面,一些水运企业,每年将安排一定比例的总盈利投入科技研发。我国水运企业,比如说中远、中海,以及像我国的上海港、天津港、青岛港、大连港等等,之所以在国际市场当中有比较高的竞争能力,我觉得和他们的科技支撑和研发投入是分不开的。谢谢!
农民日报记者:宋司长,你好!刚才大多听的是水上货运的发展情况。我想了解一下水上客运目前发展状况是什么样的?谢谢!
宋德星:看来你对水运认识和了解很有深度。水运包括货运和客运,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水上客运结构在不断调整,以往作为旅客出行的普通客运逐渐减少,但旅游客运在不断增长。现在全国客运量每年大概2亿人次,现在从量来说,基本上保持稳定。但作为几个重点的旅游客运区域,像琼州海峡,舟山群岛,还有长江三峡、渤海湾的客运,还有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如中韩之间客运有所增长。
另外还有一个新的增长点,也是水上客运的发展趋势,是邮轮运输。现在我们沿海主要港口都在不断建设新的豪华邮轮码头,从这几年来看,增长趋势十分明显。所以我相信,中国邮轮运输,今后是一个发展方向。海峡之间的客运,包括滚装运输,可能下一步也是一个新的亮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上游艇经济,也会成为一个新的亮点。普通水路客运,比如说一些渡运,随着渡改桥建设的加快,可能还会逐步减少。谢谢!
张国义: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何司长、谢谢宋司长。谢谢!
明天上午10点,我们在这里还有一场新闻发布会,请北京市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一下奥运场馆工程中环保新技术的有关情况,欢迎大家参加。谢谢!
责编:赵德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