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今日关注]四川大地震 文物遭浩劫

 

CCTV.com  2008年06月03日 22:1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  

  另外,方形的塔在结构上均匀度是比较好的,所以如果有地震波袭来的时候,在两个方向上,它抵抗地震的能力比较均匀,恐怕这也是它破坏比较轻微的一个原因,但是这个还是应该由地震专家和结构专家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主持人:

  您知不知道在这次的地震中像一些木结构的,还有榫卯结构的这些建筑受到损坏比较重的?

  韩扬:

  也有,刚才魏所长也说了一些情况。

  另外,木结构除了上头的结构体本身榫卯结构有它的优势,另外它是否有不均匀的地基,是否有人工地基,另外和它的基础,基础的质量都是有关系的。

  主持人:

  魏所长,你们现在承担在成都市里面的还有都江堰的三个古建筑,你刚才讲到,可能跟韩所长现在的进度是一样的,也是在进行评估等等,你们评估是要本着什么样的一个宗旨去评估?有没有最后达到的标准?我们在规划的时候怎么样按照一个标准进行规划?

  魏青:

  这里面可能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文化遗产的价值问题,因为我们把它列作文物遗产,对它进行保护,最根本的是出于价值核心,包括这样的震灾出现之后,我们对它的评估也会基于核心,我们主要看价值蕴含的内涵里面到底有哪些它的载体、它的表现形式受到了损害,损害的程度是什么样子的。

  反过来说,地震本身也是文物建筑生命历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次地震留下来的痕迹也会是将来我们保护中的一个历史信息的内容,等等这些方面都会综合到我们勘察评估的内容里面去,对它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最后决定到底保留哪些信息,对哪些信息进行其他的处理。

  主持人:

  也就是说在修复和重建这两种方式之外很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就是保留它的震后原貌。

  魏青:

  这可能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策略。

  主持人:

  就像你说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再过多少年之后回过头来看,这就是它生命历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它文物本身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这是你们现在承担的三个任务,我们也知道,这次大地震涉及的地震带是300公里长,现在大家也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想修建比如说地震纪念碑、博物馆、纪念馆等等这样的设施,我不知道韩所长还有魏所长你们两位怎么看待这样的一种想法?你们觉得这样的想法如果实施,修建纪念管、纪念碑,它的意义又在哪儿?

  韩扬:

  意义还是真实地记录了人类历史上的灾害,因为灾害牵扯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应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历史信息,恐怕根本的意义应该是这个。

  另外,还有一些警示的意义,如何做好防灾减灾这些方面的意义。

  其他的,因为博物馆的建设我们现在已经提出这个题目了,很多的问题也正在讨论之中,可能随着讨论的深入还会揭示出更深刻的价值。

  主持人:

  魏所长,我注意到你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和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所以说你对建筑这块,如果把震后的一些不能够再恢复的建筑放在历史角度看,在未来的时候,它也是一个历史建筑了,你觉得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去选择,能把这些建筑作为一个纪念馆,或者是纪念场地留下来?

  魏青:

  这个恐怕也要回到刚才说的价值层面上来,因为从这次地震之后,包括我们全党全国人民在地震之后所做的种种工作来看,这次震后给我们留下的社会价值、社会意义也有很多层面,包括它之前的历史阶段留下来的历史信息,综合在一起考虑,可能不一定是历史比较悠久的建筑将来会保留下来作为这次地震历史遗迹的一部分,可能在这其中,一些凝聚了当前这一次救灾过程中的历史事件,特别很感人事件的遗迹可能也会被考虑留在这里,从价值考虑来说可能会有这样的选择。

  主持人:

  文物是人类宝贵的遗产,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两位也是从事了很长时间的这个工作了,但是如果从我们的历史上来看,从1976年唐山大地震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30多年了没有再发生过像汶川这样大的8.0级的地震,所以说这次两位一同参与灾区文物的修复和重建的工作,是不是对你们来说也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

  韩扬:

  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因为既然它在地震带上,那么修复的时候,恐怕同时要考虑日后的防震问题,但是到底怎么样处理才能够既保住它固有的价值,又保住建筑的安全,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主持人:

  您谈到对新建筑我们要有防震的要求,通过这次地震对灾区造成的文物古建筑损坏的情况来看,魏所长,你觉得在将来有些很重要的古建筑的地方是不是也应该有防震的意识?对这些古建筑又怎么样采取防震的措施?

  魏青:

  从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制定好的古建筑的保护修缮的规范方面来看,其实对这方面是有考虑的。

  另外,从古建筑本身的结构特性来说,其实也可以承受相当程度的包括地震,包括其它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

  但反过来说,另外一个问题,对于我们保护工作来说确实有可能将来需要加强总体上更宏观的防御性的工作计划,从包括规划的编制,包括一些具体防御性工程的设定可能将来需要进一步深入考虑。

5/6 < 1 2 3 4 5 6 >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