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10月24日上午,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国家航天局与国内外搭载用户签署搭载载荷交付证书。此次交付,标志着实践十九号卫星工程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什么样的载荷能“上天”?
此次实践十九号任务搭载了包括植物种子等多种载荷,开展了众多的科学实验项目。什么样的载荷能够跟随返回式卫星去太空旅行呢?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孟令杰介绍,每次返回式卫星任务,工程团队都会组织专家团进行评选,对返回式卫星搭载的实验载荷开展层层筛选后,这些载荷才可以“上天”。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 孟令杰:从卫星平台到各类的载荷等分了几个大类,由每个领域里知名的专家来进行评比评选,最后得出上卫星的实验的载荷。
孟令杰介绍,每次返回式卫星任务对载荷的选择流程大体一致。本次任务实践十九号卫星共携带了二十大类载荷,包括空间科学实验、航天育种、电子元器件等。
孟令杰:它携带的载荷的种类就非常多。这些搭载的载荷在轨飞行对培育种源新品种,支持种质资源的创新,支持生物医药空间科学创新,促进空间的科学国际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返回式卫星:“上得去”还“回得来”的卫星
我国在1975年完成了首颗返回式卫星安全回收,标志着我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那么,这项技术有什么用途?返回式卫星有什么本领呢?
返回式卫星是指一种具有返回功能的多用途卫星。和传统卫星相比,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仅“上得去”,而且还“回得来”。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数字传输系统还不像现在这样发达,如果要想从太空的视角观测地球并获得图像,就只能依靠返回式卫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刘欣:通过返回式卫星携带咱们的载荷相机,然后在轨道上进行成像之后,携带它们的胶片返回地球,主要应用于咱们国土资源勘探、地形测绘以及农村农业相关的一些领域,也是获得了大量的成果。
刘欣介绍,返回式卫星除了需要具备传统卫星所拥有的能力以外,还需要攻克卫星精确离轨、再入返回、减速着陆等关键技术,而这些技术的逐一攻克,也为我国发展载人航天工程奠定了基础。
刘欣:返回式卫星和载人飞船,其实都是属于返回地球航天器,在一些技术特点方面,其实有一定相通性。同时随着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包括探月三期采样返回任务的发展,也为咱们返回式卫星更新换代升级,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技术大幅进步 卫星遥感从“返回”到“不返回”
随着相关技术不断发展,进入21世纪后,对地观测不再依赖返回式卫星,卫星遥感也从“返回”逐渐变为了“不返回”。目前,以高分等系列为代表的遥感卫星已经大规模应用于监测土地、河流,绘制高精度地图等,走进了人们生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受限于数字传输技术的发展,对地观测必须要把相机搭载到返回式卫星上,卫星根据任务的需要,在太空中经过数天的飞行后,再将拍摄的胶片带回地面,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卫星遥感技术。
刘欣:像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它在轨飞行时间是三天时间,随着技术成熟之后,它飞行时间更长,能到10多天20多天的时间,基本上咱们感兴趣的范围都能拍得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2006年以后我国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就不再承担对地观测的任务了,转而专注于科学实验,而对地观测的任务便由后续的卫星来接棒。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对地观测体系,能够应用于各行各业。
孟令杰:现在我们对地观测水平,涵盖多种频段,特别是通过我们高分专项的发展,基本上满足了我们现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返回式卫星:从太空“摄影师”到科学实验室
返回式卫星在太空中运行时拥有良好的微重力环境,非常适合开展微重力空间科学,因此,返回式卫星不再承担对地观测功能后,开始专注于科学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太空这种极端物理条件下,物质的运动规律、物理化学过程、生命过程等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返回式卫星可以为相关科学实验提供良好的平台。
刘欣:返回式卫星能够提供一个长期的在轨持续的微重力环境,有利于咱们开展更充分的科学实验。
1987年,我国首次通过返回式卫星开展微重力科学新技术验证,从这开始,返回式卫星不再仅仅是“摄影师”的角色,开始承担太空科学实验室的职责。此后,我国先后多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开展了航天生物、微重力等领域的科学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为后续航天器的在轨稳定飞行奠定了很好的试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