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 习语品读 AI时政画报 绘学习 学习笔记 中南海月刊 特别策划
天天学习丨探寻百年大党“母亲船”的历史意义
天天学习|谈及向陈云学习,习近平讲了这几个故事
  • 总书记赞许这项非遗“弥足珍贵,实属难得”
    一个特殊称谓背后的温情故事
    他们为何让习主席“至今难忘”
    习近平为何说中马友谊“切水不断”?
    一段两会对话背后的文明交往故事
  • “转折之城”的红色光芒
    这个园区从“池塘洼地”变成“创新之城”!
    习主席到访的这一国度为何被称为“热带中国”
    众行致远|跨越山海的好朋友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总书记提到这支“银发”队伍
  • 48个名字 代代相传的誓言
    创办70年 这个培训班促新疆长治久安
    这条铁路见证中非友谊
    习主席关注这支连队与人民军队同龄
    一封回信里的桑梓情
  • “林改小岗村”的故事
    党的这个传家宝插上了“互联网翅膀”
    长城脚下的收信人
    古今故事映照中哈友谊
    “大食物”托起“小幸福”
  • 习主席这次会见蕴藏一段友好交往故事
    这座千年学府有着怎样的红色故事?
  • “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

    从古人把盏品茗到现代人手捧茶饮,茶一直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名片”。

    2025年05月20日 
  • 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

    作风建设以一个个具体细节为切入口,在全党开启了一场全面从严治党的自我革命。

    2025年05月15日 
  • 读书要用“巧力”

    习近平多次谈到读书的感悟和重要性,并分享了许多关于读书的心得和方法。

    2025年04月22日 
  • 增绿就是增优势 植树就是植未来

    “增优势”与“植未来”,指向的正是我国厚植林草资源、推动国土绿化的重要意义。

    2025年03月11日 
  • 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力戒形式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

    2025年02月15日 
  • 不同文明各具风采

    “我们要推动彼此包容共存、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2025年02月14日 
  • 防止“沙滩流水不到头”

    落实是保障改革成效的关键,也是确保改革成功的重中之重。

    2025年01月19日 
  • 在小小的桌子上唱出了精彩的大戏

    这一比喻巧妙映射了澳门回归以来的壮阔发展历程。

    2024年12月14日 
  • 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

    中国不仅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倡导者,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派。

    2024年12月12日 
  • 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

    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世界各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11月18日 
  • 伙伴精神是二十国集团最宝贵的财富

    习主席以“最宝贵的财富”为喻,形容伙伴精神的重要价值和可贵之处。

    2024年11月17日 
  • 开放是亚太合作的生命线

    “开放是亚太合作的生命线”,习近平主席曾用这一比喻生动揭示开放对于亚太合作的重要性。

    2024年11月11日 
  • 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展望未来,中国新发展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新机遇,中国大市场也必将成为世界大机遇。

    2024年11月04日 
  • 充实合作“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

    2024年10月27日 
  •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是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

    2024年10月14日 
  • 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

    红十字精神已成为一种跨越文化、信仰和传统的全球通用“语言”。

    2024年10月09日 
  • 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

    英雄和烈士是一个民族挺立的脊梁,更是一个国家不朽的精神丰碑。

    2024年09月29日 
  • 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

    而历史的望远镜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性地回望过去,获得更深刻的思考。

    2024年09月17日 
  •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024年09月13日 
  • 尊重非洲、热爱非洲、支持非洲

    中非共同发展的列车,继续搭载希望,驶向未来!

    2024年09月02日 
  • 勤于学习、敏于求知

    学习不仅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要求。

    2024年09月01日 
  • 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改革为了谁,始终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试金石”。

    2024年08月10日 
  • 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永远不能变、不能丢

    “军魂”是军队的灵魂和信仰,“命根子”是军队的生命之源。

    2024年07月31日 
  • 这片红树林是“国宝”

    “国宝”一词强调了红树林不可估量的价值,及其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024年07月26日 
  • “更团结”正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

    “更团结”既反映了时代大势,又体现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2024年07月24日 
  • 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024年07月17日 
  •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中国的改革不会停顿,开放不会止步。

    2024年07月15日 
  • 习语品读 |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没有耕地安全,粮食安全便如空中楼阁。

    2024年06月25日 
  • 我们在科技方面应该有非对称性“杀手锏”

    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的科学技术。

    2024年06月23日 
  • 习语品读|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

    海洋孕育生命,也蕴藏无尽宝藏。

    2024年06月08日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文化根脉”在新时代的沃土中开出一树繁花。

    2024年06月07日 
  • 不能毁了“真宝贝”,引来“假宝贝”

    这句论述阐明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发展辩证关系

    2024年06月05日 
  • 习语品读|“国家进步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百余年前,一篇《少年中国说》响彻中华大地。

    2024年05月31日 
  • 习语品读|“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

    这一比喻揭示了科技创新巨大的影响力和变革作用。

    2024年05月29日 
  • 习语品读|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以地球为栖息地,人与自然自成一体、命运与共。

    2024年05月22日 
  • “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

    耀眼的白底红十字给无数人带来慰藉、救助和希望。

    2024年05月07日 
  •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

    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

    2024年04月30日 
  •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

    2024年04月25日 
  • “努力扩大知识半径”

    随着知识半径的无限扩展,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也将变得无限广阔。

    2024年04月22日 
  • “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自然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

    2024年04月21日 
  • “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

    同心圆,无论大小如何,两者都有共同的中心。

    2024年04月19日 
  • 文化的力量

    对于文化的深刻洞见,是习近平在地方执政实践中形成的深厚积累。

    2024年04月08日 
  •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这是对英雄人物的尊崇和敬仰,更是对英雄精神与品质的传承和弘扬。

    2024年04月05日 
  • “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

    我们需要以包容之心,去接纳、理解世界各国文明的差异与多样性。

    2024年03月26日 
  •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水是人类健康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基础,更是孕育伟大文明的重要源泉。

    2024年03月26日 
  • “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

    在不同国际场合,习主席多次以“船”为喻,呼吁各方“同舟共济”。

    2024年03月26日 
  •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

    处在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底塑形的关键时期。

    2024年03月18日 
  • “种下的既是绿色树苗,也是祖国的美好未来”

    总书记将绿色树苗与朝气蓬勃的青少年进行类比,突出两者都需要精心栽培的特性。

    2024年03月12日 
  • “每一位妇女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

    从文化艺术的“她风采”到科技领域的“她力量”,女性在各个领域中都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魅力。

    2024年03月07日 
  • 互联网之光| “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核心技术犹如国之重器,是保障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要基石。

    2024年02月27日 
  • 瓣瓣同心|“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在自然界中,花瓣的形态各异,每一片花瓣都有自己的特征,只有同心生长,才能繁花璀璨。

    2024年02月22日 
  • 习语品读|“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总书记以一个形象的比喻,再次强调了我国对金融领域违法违规乱象“零容忍”的态度

    2024年01月21日 
  • 习语品读|“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

    这句话,掷地有声,彰显着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的坚强决心和鲜明立场。

    2024年01月07日 
  • 习语品读 | “一副药方不可能包治百病”

    习近平主席以药为喻,强调在国家发展治理中,要尊重不同文明、制度、道路的多样性。

    2023年11月14日 
  • 习语品读 | “成为妇女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娘家人”

    “娘家人”一词,温情且深刻地指明了妇联在推动中国妇女事业发展中的特殊定位和重要作用。

    2023年10月29日 
  • 习语品读|“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育人之本,在于培根铸魂,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2023年10月13日 
  • 习语品读|“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

    “常青树”象征着国家和社会的大环境,“果实”代表了个人在此环境中所取得的成就和价值。

    2023年10月03日 
  • 习语品读|“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割断了真情”

    每逢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都体现着对家庭、对亲情的重视。

    2023年09月28日 
  • 习语品读|“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先生之“大”,不在于学校之大,也不在于职称之高,而应在学问之深、品德之高、格局之大等。

    2023年09月10日 
  • 开学第一课|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

    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2023年08月31日 
  • 习语品读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

    这句话,浅显易懂地阐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即通过打压别人,并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2023年08月27日 
  • 习语品读|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主张和中国担当。

    2023年08月13日 
  • 习语品读 | “人生幸福快乐,强身健体十分重要”

    “人生幸福快乐,强身健体十分重要。”总书记曾用短短14个字,简明扼要地揭示了强身健体的重要性。

    2023年08月08日 
  • 强军之路|“安不可以忘危,治不可以忘乱”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从血与火的淬炼和生与死的考验中得出的生存智慧。

    2023年07月31日 
  • 习语品读|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

    总书记这一巧喻意在表达保护耕地措施要够“刚”、够“硬核”,能够真正“咬得疼”违规者。

    2023年06月25日 
  • 少年志|“孩子教育跟植树一样,一开始就要竖正”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总书记讲的既是植树的道理,也是育人的道理。

    2023年06月01日 
  • 青春中国|“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一朴素又生动的比喻,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2023年05月05日 
  • 习近平的成事之道丨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

    在调查研究中,对于“身入”与“心到”的深层递进关系的表述,体现了总书记对调查研究工作的方法论述和思想精髓。

    2023年04月17日 
  • 习近平的成事之道|寻求“源头活水”

    只有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一下到底,寻求“源头活水”,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解决困难问题,走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步。

    2023年04月11日 
  • 习近平的成事之道 | “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

    将人民比作老师,言简意深地道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和无尽的力量。

    2023年04月09日 
  • 习语品读 |“给成长快的孩子换上一件大衣服”

    这句话通俗易懂地指出,当一个地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体制机制障碍制约了企业和市场的发展,必须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及时调整政策机制。

    2023年03月28日 
  • 习语品读 | “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

    钉钉子精神,意味着各项工作抓落实,应该脚踏实地、找准目标、坚持到底,既强调谋定而后动,也强调笃行以致远。

    2023年03月27日 
  • 习语品读|先把“蛋糕”做大,再把“蛋糕”分好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023年03月27日 
  • 习语品读 |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

    “鞋子”与“脚”的辩证关系,通俗易懂地阐明:一个国家在道路选择、国家治理上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

    2023年02月21日 
  • 习语品读 | 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从天而降

    这一反喻,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道出了一切美好生活都要靠拼搏奋斗来创造的真谛。

    2023年02月07日 
  • 习语品读 | 作风建设须“头雁”领航

    领头雁决定着队伍的前进方向与前途命运。方向正确,群雁才能振翅高飞。

    2022年12月07日 
  • 习语品读丨APEC上的中国智慧: 从“以水为喻”到“以路引领”

    在北京举行的APEC欢迎宴会致辞中,习近平主席以水为喻,勾画出亚太长远发展愿景。

    2022年11月22日 
AI时政画报|大农业的路子宽又阔
AI时政画报|建起中国人的“太空家园”
家国永念|跨越时空的对话
AI漫话|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
AI时政画报|人工智能“+”速度
AI时政画报|江豚蹴浪
AI时政画报 | 秦岭鹭舞
AI时政画报|巍巍祁连 向绿而行
AI时政画报 | 西子风华
AI时政画报 | 武夷灵芽
科技向新|巧夺天工
AI时政画报|锦鲤畅清溪
八仙过海 向“新”而行
科技向新|“清风”徐来
AI时政画报|“绣花”,出彩!
AI时政画报|“梦想”,成真!
AI时政画报|一湖碧水映初心
  • 习近平特别关注的“TA们”

  • 清明画中游

  • 总书记的绿色守望

  • 心心相“莲”

  • “一带一路”的前世今生

  • 与沙斗智斗勇 中国人有多拼?

  • 鱼跃天湖

  • 端牢中国饭碗背后的奋斗史

  • 与塔漠较量,新疆用了这些“绝技”

  • 总书记的“家园”之喻

  • 谈到“双碳”,总书记曾说过这样一个比喻

  • 总书记的“石榴籽”之喻

  • 粮食连年丰收,还需要大食物观吗?

  • 重温这次“伟大远征”

  • 总书记为这批教材作序

  • 十年之约,共商“网”事

  • 引领中国发展的“指挥棒”

  • 为“少年的你”撑起网络晴空

  • 关于联合国 这些你应该了解

  • “典”论网络安全

  • “数字中国”,你了解多少?

  • 这些文物和总书记“同框”

  • 习近平多次提到的“全球南方”是什么?

  • “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

  • 金砖国家这样发挥“金砖力量”

  • 习近平赋予浙江一把发展的“金钥匙”

  • 破解时代难题 习主席提到一个精神指引

  • 学习笔记|听总书记讲中华传统文化故事

  • 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丨“一带一路”篇

  • 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丨人类命运共同体篇

  • 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丨美丽中国篇

  • 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丨构建新发展格局篇

  • 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丨全过程人民民主篇

  • 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中国式现代化篇

  • 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丨高质量发展篇

  • 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丨乡村振兴篇

中南海月刊
  •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5.05)

  •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5.05)

  •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5.04)

  •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5.03)

  •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特刊(2025全国两会)

  •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5.02)

绿水青山间
习近平改革方法论
守护文化根脉
丹心如画
初心印记
笑起来真好看
总书记挂念的红色老区
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 祁连深处
    鱼跃青海湖
    海岸线上的绿色“国宝”
    沙海中的绿色交响
    守护无价的山水画卷
  • 黑色沃土
    长江的美丽变奏
换一换
  •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在更大的空间内实现更大发展"
    走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种苗圃 不做盆景
  • 坚持调研先行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
换一换
  • 大儒世泽长
    千古丹青 数字新生
    良渚遗韵
    千年坊巷焕新彩
    存史启智
换一换
  • 重磅微视频|丹心如画
    丹心如画|新时代“千里江山图”
    丹心如画|只争朝夕
    丹心如画|与君远相知
    丹心如画|汔可小康
  • 我们雕出中国最美的样子
    丹心如画|体育强则中国强
    丹心如画|海晏河清
换一换
  • 初心印记丨“走”过长征路的手摇发电机
    初心印记 | 小推车推出来的奇迹
    初心印记丨一棵泡桐树
    初心印记丨一封无法寄出的家书
    初心印记丨见证历史的“入世槌”
  • 初心印记丨 穿越“生命禁区”的车票
    初心印记丨一本扶贫手册
    初心印记 | “1731克”月壤的特殊意义
换一换
  • 这本旧扶贫手册总书记翻得仔细
    那年到三明,习近平调研现场改诗词
    在梁家河,习近平当过扫盲班老师
    把纸上的规划“绣”在大地上
    习近平履约而来,共产党说到做到
  • 井冈山上的深情嘱托
    “紫珠珠”变“钱串串”
    总书记在地方就曾提出真扶贫扶真贫
    总书记来了,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一句“悄悄话”,给出三条致富经
换一换
  • “想请总书记再来大湾村看看”
    “是您帮我们圆了梦!”
    在这里,总书记说了三个“不能忘记”
    对这里,总书记有“一个情结”
    跨越15年的两次书信往来
  • 从“半条被子”到幸福日子
    心里一直向往的地方
    大别山区的“网红打卡地”
    花茂村的“美丽乡愁”
    “闽西,我很熟悉”
换一换
  •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从国际大变局看中国式现代化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共享发展
  • 完善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安排
    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解码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与作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