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科学是我一生最幸运的选择。”

---- 罗义
罗义:行走在环境战线上的“科研玫瑰”

央视网消息:抗生素作为人类医学的重要发明,问世以来创造了很多医学奇迹。可随之而来的滥用却导致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耐药性,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一旦携带耐药基因的病菌通过饮水或呼吸等途径传播至人体,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甚至可能造成许多疾病无药可医。
  罗义,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多年来,奋战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第一线。她和团队,历经10余年研究,在环境中的抗生素和耐药基因的来源、归趋以及传播扩散的分子机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为有效控制抗生素污染和阻遏耐药基因传播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从马虎的“罗罗”到细致的老师
罗义在实验室(资料图)

中学时代,罗义很喜欢钻研数学难题,也因为数学好,被同学们送了一个与华罗庚一样的别名——罗罗。
  “每次数学考试如果有难题我的成绩总是班里的最高分,有时也粗心大意,面对简单的题目反而容易出错。”罗义说。
  上本科时,有一次罗义与课题的指导导师讨论毕业课题,由于粗心大意,临走时将自行车钥匙落在导师办公室里,后来导师通知她去取钥匙时语重心长地说:“做科学可来不得半点马虎,许多科学发现都来自于细致入微的观察”。
  这番话对罗义从事实验性科学研究影响很大。如今的罗义,沉静、细致、认真,给学生修改科研论文,每一个细小的错误都难逃她的“法眼”,她说:“科学让世界变得美好,也使我的人生变得睿智、丰富和深刻。”

环境战线上阻击“超级细菌”
罗义资料图

近年来,微生物耐药已经成了世界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问题之一,各国政府也不断在医疗体系中加强相关监管力度。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人类使用抗生素的70年以来,环境背景中的抗性基因的含量也已经呈不断增长趋势。抗生素及其抗性基因的污染已遍布水、土壤、大气等介质,而在以污水处理厂和固废填埋场为代表的人工环境中,其污染水平更高。
  2006年,美国科学家首次提出将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环境污染物来看待。罗义敏锐地想到:中国不仅是抗生素生产大国,更是不折不扣的抗生素使用大国,因此中国环境中耐药基因的问题理应比美国更加严重、迫切。
  她以环境中微生物耐药细菌及其携带的耐药基因作为研究目标物,定量表征其在水、土壤和大气环境以及生物体内的浓度、分布及其传播扩散,尤其关注不同的环境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及释放的污染物如何影响这些耐药细菌和耐药基因在环境中的增殖和传播。
  历经 10 多年的持续研究,她的团队发现了我国的流域耐药基因污染与畜牧、水产业抗生素的使用模式之间存在关联:养殖业中使用的抗生素大部分直接通过动物粪便排放到了土壤和水环境中——这些抗生素对环境中的微生物产生选择压力,由此造成环境中耐药基因的增殖和富集。
  传统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具有“总量”确定、积累缓慢、并会随着传播途径被逐渐稀释不同,与传统污染物相比,耐药基因的污染和传播更具复杂性和危险性,由于耐药基因的携带载体为微生物,耐药基因一旦出现,会随着微生物的垂直传递以及不同微生物种属间的水平转移而出现增殖和富集,并在水、土、大气等介质间进行传播和扩散。倘若耐药基因被肺炎克雷伯菌或鲍曼不动杆菌这类致病菌获得,人类恐怕将对其束手无策。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的理论预测。就在去年,江浙一带就有儿童检出体内存在兽药抗性基因,这极有可能是通过自来水或各种受污染的食物摄入的。罗义的团队近期还在一些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中发现了若干株“超级细菌”,其中携带耐药基因NDM-1的菌株更是对10种以上的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
  罗义认为,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对耐药基因的增殖影响是不一样的,而生物处理之后,进行化学氧化处理对耐药基因的消减是很重要的措施。这种从源头控制的手段可谓最经济、最便捷的管理办法,受到了国家环保部门的重视。
  除了调查、采集更多的基础数据,为管理部门建立污水处理厂、制药企业的排放标准提供指导之外,罗义更关心的是未来环境耐药基因将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威胁。作为每年生态毒理学大会中“环境中抗生素和抗药基因”专题学术讨论会的召集人之一,她发现:国内更多的是环境领域的科学家在本领域内针对耐药基因污染进行研究,而国外则是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包括生物、医学和环境领域等开展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因此对新污染形势下耐药基因的传播及其扩散机制的研究更加深入。
  为此,罗义的团队开始通过小鼠模型和肠道模拟模型,探索耐药基因如何从环境进入到人体,并将对人类疾病产生何种影响。她说:“抗性基因的传播规律与传统污染物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现在常与医学院的教授讨论问题,希望把工作做得更深入一些、能够在生物学机制上取得突破。”

为科研义无反顾
图片源于网络

做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工作,除了一部分工作要在实验室完成外,还有许多工作要去野外采集各种环境样品。
  野外采集不仅充满着不确定性,更不得不面临突如其来的环境挑战与危险。
  有一次,罗义带她的研究生去采集海河一个支流的水和沉积物样本,虽然采样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可由于不熟悉路线,原本2个小时的路,走了近5个小时。采样目的地周围杂草丛生,无路可走。
  “做环境工作,一个代表性的采样点非常重要,如果丢掉这个点,会严重影响数据结果和研究结论。”罗义没有丝毫犹豫,一脚浅一脚,只身淹没在杂草中。快接近目标地点时,罗义身子一歪,整个人掉入齐胸的枯井中,在学生的帮助下她爬上来继续前进,最终采到了需要的样品。
  这次采集经过数据分析整理后,获得了新的科学发现。论文发表在环境领域最具影响力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至今被同行广泛引用。
  “科学最大的魅力就是不断攻克难题、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罗义说,如果还有下一次,我还是会选择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