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关系

Untitled Document

中非关系

中国和非洲友谊源远流长,基础坚实。中非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新中国成立和非洲国家独立开创了中非关系新纪元。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政治关系密切,高层互访不断,人员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其他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效,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日益加强。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非洲国家也给予中国诸多有力的支持。
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是中非交往与合作的原则,也是中非关系长盛不衰的动力。

政治交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追求和平发展,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各国的共同繁荣。

经贸合作

中非双方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巨大。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同非洲国家的经贸关系。中国同非洲发展经贸关系有三个着力点:第一,积极扩大非洲商品对中国的出口,中国将采取鼓励措施为非洲推介自己的商品创造条件;第二,要把援助和技术合作相结合,重在加强非洲自身发展能力;第三,大力帮助非洲国家培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近年来,中非贸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中非贸易自2000年突破100亿美元以来,年均增长32%,2008年中非贸易额达到1068亿美元。同时,非洲各国的出口产品,包括能源、原材料以及工业制成品,也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对非援助

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多年来,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实施了900多个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为50个非洲国家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近2万人次,向47个非洲国家派遣医疗队员,累计达1.6万人次,共诊治疾病患者近1. 8亿人次。中国还给予部分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免关税待遇,为非洲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便利。采取积极措施缓解非洲债务负担,累计已免除非洲国家欠华债务109亿元,目前已承诺并正在办理的免债还有一百多亿元。到2009年底,中方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规模将比2006年增加1倍。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不附加政治条件,不对非洲国家的内部事务指手画脚。中国提供的这些援助,都是从非洲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出发,通过友好协商确定项目并实施的。

友好交流

截至2005年底,中国与非洲各国共签订了65个文化协定,已执行文化交流计划151个。在过去5年间,10多个非洲国家先后派遣了20多个政府文化代表团访华,中国也与17个非洲国家签署了22个文化协定执行项目,占半个世纪以来签约总数的五分之一。此外,中非双方还在文艺人才培养,培训与交流,体育,影视,新闻,图书出版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中非关系大事记
中国领导人谈中非关系

Untitled Document

胡锦涛

2009年2月:胡锦涛主席出访亚非五国访问坦桑尼亚时发表重要演讲:他强调,中国愿同非洲国家一道,重点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团结互助,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第二,增进互信,巩固中非传统友好政治基础。第三,互惠互利,提升中非经贸务实合作水平。第四,扩大交流,深化中非人文领域合作。第五,紧密配合,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第六,加强协作,共同推进中非合作论坛建设。

2007年2月:胡锦涛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发表了题为《加强中非团结合作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演讲。胡锦涛强调,中非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继承传统友谊,深化务实合作,全面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人民的愿望、时代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这一发展大势,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努力把中非友好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胡锦涛向驻非洲中资企业提出三点希望:要坚持牢记使命、服务大局;要坚持信誉至上、质量第一;要坚持促进和谐、造福民众。
2006年11月: 胡锦涛:真诚友好,是中非友谊不断加强的坚实基础;平等相待,是中非互信日益增进的重要保证;相互支持,是中非合作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共同发展,是中非人民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
胡锦涛: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中国政府将采取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胡锦涛:为进一步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愿同非洲国家在五个领域加强合作。
2006年4月: 胡锦涛:就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出5点建议:政治上增强互相信任;经济上扩大互利共赢;文化上注重互相借鉴;安全上加强互相合作;国际上密切互相配合。

吴邦国

2007年5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访问埃及时在中非企业合作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共同谱写中非合作的新篇章》的重要演讲。 吴邦国就加强中非企业合作提三点建议:一是突出合作重点;二是创新合作方式;三是改善合作环境。

温家宝

2007年5月:非洲开发银行年会开幕 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温家宝表示,随着中国和非洲经济贸易快速增长,中非金融合作也朝着全方位、多层次方向发展。中国重视与非洲开发银行以及非洲次区域开发机构的合作。

2006年11月: 温家宝就全面提高中非合作水平提出5点建议:第一,扩大中非贸易规模;第二,加强中非投资合作;第三,提高对非援助水平;第四,促进中非企业合作;第五,增加对非人才培养。
2006年6月: 温家宝在中国-南非商务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非关系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石之一,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是中国长期的战略选择。中国政府将继续遵循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政治上坚持平等互信,经济上促进互利共赢,在人文和社会领域加强交流,在国际事务中密切配合,与非洲国家携手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2006年6月:温家宝在埃及举行记者会 全面阐述中国政府对非洲政策

中非双边往来

Untitled Document

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对非洲10国的访问堪称新中国外交史上建立中非新型关系的“开山之旅”。在这次访问中,周恩来提出了中国同非洲国家发展关系的五项原则和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为中非长期友好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领导人出访非洲

胡锦涛主席访问沙特和非洲四国 (2009年2月)
胡锦涛主席访问非洲八国 (2007年1月30日-2月10日)
胡锦涛主席出访亚非四国 (2006年4月)
胡锦涛主席访问埃及、加蓬等国 (2004年1月)
胡锦涛副主席访问亚非五国 (2001年1月)
吴邦国委员长出访非洲五国 (2008年11月)
吴邦国委员长访问摩洛哥 (2005年9月)
吴邦国委员长出访非洲四国 (2004年10月)
温家宝总理出访非洲七国 (2006年6月)
贾庆林出访非洲四国 (2007年4月)
李长春出访西亚北非五国 (2008年3月)
曾庆红出访非洲四国 (2004年6月)
黄菊访问非洲三国 (2005年11月)
吴官正出访非洲四国 (2006年8月)
李肇星外长出访非洲六国(2006年1月)

非洲领导人访问中国

2009年9月,中非总统访华
2009年9月,非盟委员会主席让·平访华
2009年5月,塞拉利昂总统访华
2008年12月,安哥拉总统访华
2007年5月,卢旺达总统卡加梅来华访问
2006年11月,南非总统姆贝基来华访问
2006年11月,塞舌尔总统米歇尔来华访问
2006年11月,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来华访问
2006年11月,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访华
2006年10月,利比里亚总统约翰逊-瑟利夫访华
2006年6月,塞内加尔总统阿卜杜拉耶·瓦德访华
2006年2月,多哥总统福雷访华
2005年12月,纳米比亚总统波汉巴访华
2005年12月,莱索托首相莫西西利访华
2005年10月,赤道几内亚奥比昂总统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