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 情 如 歌
————印青访谈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23日 10:31)
我在《音画时尚》接的第一个任务是“印青专场”。导演对我说了这四个字之后就转身继续忙去了,我一个人傻呆呆的站在原地,印青,印青是谁啊?
虽然毕业了,可第一反映还是求助老师。老师在电话那头数落:“印青都不知道?就是总政的作曲家么,主创声乐作品的那位。”放下电话,马上网搜,出来简历一篇:总政歌舞团副团长,国家一级作曲家,带一张军官标准像,英资勃发。上列获奖作品百余篇,其首为歌曲《走进新时代》。想想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觉得自己真是孤陋寡闻。
录像时间在即,不敢怠慢。尽管每次电话联系,印青不是出差就是开会,我还是在几天后见到了他。那是在两个会议中间,在他狭小的工作间里,在钢琴与满地的乐谱之间,访谈正式开始,这也是我在《音画时尚》的第一次采访。
表现一个人,其实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在摄像机的镜头面前,大多数的人都会下意识地掩饰起自己,而我们的工作却是要让大家看到一个自然的人,一段真实的人生。所以尽管我知道印青很忙,组里的工作也很忙,但是我还是不时地打电话,核对年代、作品名称、联系下一次访谈、与他的朋友见面、以及到他家去见一见他的夫人和女儿。
让自己的家人上镜是一件需要再三斟酌的事情,特别是在影响巨大的央视,也许会引来社会舆论、引起媒体的继续关注、从而干扰他们的正常生活。在印青的婉言推委中,我们几乎要放弃这个计划。但是我又回想起准备这期节目时候的情景,在与所有工种的合作中,在对观众预告这期节目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问到同一个问题:印青是谁?
晚会的节目单拉出来了,国内知名的歌手多在其中,他们将演唱自己的经典作品,或者是成名作,而所有这些作品均出自印青一人之手。他的作品广为传唱,他的故事却鲜为人知。于是我想,人们应该知道他,知道他所属的这群人的生活,理解一位作曲家的价值,以及他琐碎而又不普通的日子。
经过一再要求,我们终于见到了印青的夫人、女儿,两位极具亲和力的美丽女性。我刚刚开口对印青的女儿说道:你爸爸对我们说过,你也喜欢作曲,现在正是考大学的关键时刻,可他却忙得没有时间辅导你,他一直觉得很内疚。小姑娘的眼里立刻就蓄满了泪水。我赶紧叉开话题,又谈了好一会她才恢复了活泼的本性。
即使在镜头前,母女两人也从容而不局促,当她们说“下辈子我们还是一家子”时,在场的人都不由得心中一震。
我对印青的 了解,就归在访谈的五件小事中,很多时候,也许当我们过了知天命的年纪而蓦然回首,才发现,人的一生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
童年轶事
记 者:听说您从小就喜欢音乐,拉一手很好的小提琴、会很多种乐器。
印 青:拉的很好不敢说,从小就非常的喜欢是真的。
记 者:我们还听说您是当地的口琴王。
印 青:我12岁的时候,大家就这么说,可能主要是因为我的口琴想怎么吹就怎么吹,特别能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吧。
记 者:我们还听说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您还记得小时候扣着搪瓷碗吹口琴的事情么?
印 青:是有这么回事。那是我上初中的时候,我自己吹口琴总是听得不怎么真切,我实在没办法就在上面扣了一个搪瓷碗,声音大多了,还有了一点混响共鸣。于是我就想,能不能效果更好一些呢,就扣了一个脸盆。最后我把家里最大的一只铁桶扣在头上吹,声音真是很特别。也算是我小时候比较成功的一次音乐上的尝试。
记 者:童年这件事所体现出来的您的个性,今天我们在您的身上依然能强烈地感受到。
印 青:我对音乐的热爱一如既往。我渴望不断地突破自己原来的作品,进行新的尝试,比如,我一直在努力,看看能不能赋予传统民族声乐作品一些新的时尚色彩。
普通一兵
记 者:您可以说是一位从基层连队出来的铁杆老兵了,听说您当战士的时候可不普通啊。
印 青:战士还是普通战士,不过我的背包和别人不一样,除了规定的物品,里面装着书,还带着一把小提琴。
记 者:这应该是违反规定了吧?
印 青:是的,可是这些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即使在行军的时候,我也无法放弃,它们能为我的战友送去欢乐。所以开始连长指导员不同意我带,不过他们转念一想,这么个小同志时时刻刻背这么大的背包,里面全都是学习的东西,一感动也就破例了。现在想起来也很感激他们。
记 者:好像不只是这样吧,我们听说您还有一个不普通的地方,别的战士训练了一天累了就睡了,您不睡,天天晚上看书,主要是音乐方面的。不光在在营房里看,野营拉练的时候,也天天晚上点煤油灯看书。
印 青:那时还点煤油灯。我们班长就对我说,印青啊,咱们的煤油是限量供给的,你这样没完没了地点可是不够用了。我想来想去,在周日休息的时候走了三十多里山路,在镇上买了满满一桶煤油给提回来了。
记 者:班长很感动,于是······
印 青:以后再也不限制我看书了。
战友情深
记 者:几十年从军生涯,哪一件事情留给您的印象最深?
印 青:我17岁当兵,开始在某军区基层连队做架线兵,我的工作是爬上高高的电线杆,维护和架设通讯线路。当时我是一个新兵,老班长第一次命令我爬一个很高的电线杆,当时我很紧张。
记 者:这是您第一次执行这么危险的任务吧?
印 青:是的,老班长因为担心我,就一直跟在我后面。结果,在爬到最高处的时候,突然,固定脚钩的绳子断了。幸亏老班长在下面,一下子接住了我。他驮着我,一点一点把我背了下来。
记 者:这也很危险,一对脚钩承载两个人的重量。
印 青:老班长不顾个人安危救了我。我永远感激他。
绿色背影
记 者: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首作品?
印 青:我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每一首作品,不过心灵最受震动的是《绿色背影》。
记 者:是记录片《边关军魂》的主题曲对么?
印 青:是的,词作者是我的老搭档贺东久。当时我们受命为这部记录片创作主题曲,片子记录了边防军在祖国的国界上坚守岗位的真实情景,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但是怎么写,我心里还是吃不准。半夜,贺东久突然来敲我的房门,手里拿着写好的歌词。
记 者:“人海茫茫你不会认识我,我在遥远的路上风雨兼程。霓虹闪闪你不会发现我,我在高高的山上戴月披星。”
印 青:我看着看着,创作的灵感突然喷涌而至,我将贺东久推出门外,说道,我要写了。几小时之后,也就是凌晨,我又去敲他的房门,两人一起哼唱起写好的曲子,唱完不禁相拥在一起,激动得热泪盈眶。这首作品就是这样创作完成的。
良师益友
记 者:许多歌手都认为您是他们的良师益友。比如,《西部放歌》是您为王宏伟量身定做的一首经典作品,当时他还在新疆军区,只是一个普通的军旅歌手。您是怎么发现他的呢?
印 青:在给他写歌之前,我已经听说新疆军区有一个小伙子歌唱得很不错,可是他一直不知道是谁。后来我到他们军区慰问演出,领导碰巧派他陪同我们。他工作特别称职,走到每一个地方都给我们大家拍很多照片而且下午拍完,晚上就洗好放在桌子上了。我临走前要了几盘他自己录制的磁带,回去以后整整听了一个礼拜。
记 者:后来您就根据他的嗓音条件和性格特点,创作出了西部放歌这首作品?
印 青:是的,他的家乡在西部,这首歌也真实地表达了他的心声。
记 者:去年春节晚会上彭丽媛演唱了一首《世纪春雨》,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听说她非常喜欢这首歌,因为它体现了彭丽媛演唱风格中细腻、婉转的一面。
印 青:我刻意在这首歌的创作上寻求创新与突破,不同与以往的作品。它的旋律既大气,又柔美。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尽可能地适合歌手,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
最后一次访谈结束了,在北京春天午后的阳光下,我随口对印青说,我们准备把您的演唱会命名为“真情如歌”您看如何?这也是您创作的特点。他说,好是好,但是我现在又有了不同的想法,我认为作曲的境界分很多层,最初的真情实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只有达到心灵的至纯境界才是最终的精神归处。
也许,这就是印青之所以成功的理由。如果有一天您听到了一段旋律觉得悦耳,看见了一位歌手觉得清新,也许在那一瞬间,您已经和它或他们产生了心灵深处的共鸣。因为我们知道,每首歌的背后,每位明星的背后,都有人在默默付出,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有着不为我们所知的故事,他们也和我们一样,以倾听歌手演唱这首歌曲为快乐。
责编:芊川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