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中国“吆喝”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18日 09:42
作家刘震云接受我们《读书时间》采访时曾经反客为主,问我:现在作家出现在公众面前,吆喝自己的作品,而这种吆喝并不能增加瓜的甜度,你觉得他们是不是变得很无耻了?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听听读者怎么说:
男:这可能就是一种促销方式。
女:平时看书可能对作家不了解就缺少对书的了解,一旦认识了作家,对了解、喜爱一本书有很大的帮助。
如今,吆喝的人群中我们又见到一张张外国人的面孔,从《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到畅销书作家渡边淳一等等,越来越多的外国作家来中国宣传自己的作品,近期也来了几位,认识一下他们:
工作狂——拉姆·查兰
4月19日,财经书《执行》的作者拉姆·查兰,实现了他近20年来的首次中国之行。来华期间他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做了为期三天的活动,每天有七个小时的演讲,七个小时?受得了吗?看看他的日常状态就知道这不足为奇:一年 365 天他都在为全球最大的、最有实力的公司出谋划策。工作就是他的全部,而且就是他想要的全部。生活中,他没有房子,甚至也没有租房子。他的衣服是由助理干洗了用联邦快递给他。目前,《执行》在我国的销量已超过45万册 。
爱智慧——阿兰·德波顿
5月11日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来到北京,为他的全部六本作品做宣传。与拉姆·查兰不同,德波顿对琐碎的生活极其迷恋,比如他说:“普鲁斯特的书里一段喝咖啡的场景可以写上30页,或许有人会痛恨,但我喜欢”。也许因为有着一份平和的心态,在西单图书大厦签售乏人问津时,他依然面带笑容,并表示,在欧洲他也做过这类签售活动,通常是拿起自己的作品当众朗读,然后和读者做大约30分钟的沟通,让读者了解自己之后才开始签售。我们《读书时间》就他的作品之一《哲学的慰藉》对他进行了专访,如果你为钱所累,如果你为情所困,稍后的访谈部分,一起学习用智慧为生活增添快乐。
语言家——斯蒂夫·考夫曼
加拿大前外交官斯蒂夫·考夫曼在游历世界的过程中通晓了9种语言,他在《语言家——我的语言探险之旅》一书中总结了一套独特的学习系统,主张人应该为自己创造一个亲切的外语环境,
5月22日考夫曼先生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北京王府井书店进行现场签售,由于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读者与他交流起来十分方便,场面也就热闹许多。
读者:看了这本书,我就变成你了吗?考:也有可能。读者:我要超过你!考:应该有这种决心。
为强调掌握语言的重要、掌握语言的种种好处,考夫曼先生特意用九种语言对观众表达自己的观点:
考夫曼:《读书时间》的观众朋友,大家好!语言很有力量,可以帮你找到朋友,可以促进成功,语言就是力量!这句话用别的语言说就是……差不多了吧?没数。
我们在这儿只是列举了最近来到中国的几位外国作家,5月25号,《控诉帝国》的作者哈特在上海华东师大科学会堂作讲演。6月3日,韩国畅销书作家可爱淘也来到中国宣传自己的书。
可爱淘:《读书时间》的观众朋友,你们好!我是可爱淘。
看来,随着各种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的进行,外版图书引进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抵挡的热潮,在这场热潮中,中国的读者也将越来越多地零距离感受那些国外的大腕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