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往期内容查询

科学也好玩·5月10日首播

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13日 09:27


  主持人:观众朋友今天我们要跟您聊一聊科普读物,说起这个科普著作呢,人们往往都觉得它太沉重,太枯燥,没有意思,在今天的节目当中呢,我们要告诉您,科学的另一面,科学也好玩。介绍一下我们今天请到了两位嘉宾,这位是作家叶永烈先生,这位是中国科技馆长王渝生先生。

  主持人:王先生,在您的那个科技馆里面,有什么好玩的东西,给我们讲一下?

  王渝生:因为科技馆它就是一个展示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它的应用以及反映高新技术成就的场所,所以科技馆里面是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数理化、基础学科、另外航空航天、交通能源、材料机械,这些高新技术也有。比如说机器人乐队,机器人投球,机器人和真人的对话,都可以引起我们很多的这种联想,还有好多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反映声光电这方面的东西,也是蛮多的。

  王渝生: 我觉得在科技馆里面主要是有一个互动式的,让观众又要动脑又要动手,通过动脑动手来培养他的探索和发现的能力,所以我们在朝着这方面努力。

  主持人:叶先生呢,据我们了解已经有700万字的科普著作了,最早的一本科普著作是哪本书?

  叶永烈:叫《碳的一家》。是我19岁的时候写的,是我平生出版的第一本书,当时我还在北京大学念书的时候。

  主持人:《十万个为什么》是您多大的时候写的?

  叶永烈:20岁时候写的,当时我在念大学三年级吧,被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看中,所以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的最年轻也是写的最多的一个作者。

  主持人:您写了多少?

  叶永烈:我第一版当时是五册,有900多个为什么,我写了300多个,大概占全书的1/3的样子。

  主持人:王先生您看《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王渝生:那是我是很小的时候,《十万个为什么》我看了,我又给我的儿子女儿看,好像是60年代吧。

  叶永烈:对,1961年5月份出来的。

  主持人:您还记得那里面有哪些好玩的东西,还能让您记住的东西吗?

  王渝生:印象不是太深刻了,但是由于过了40多年了,但是我的儿子女儿后来到了70年代,80年代,看的时候,还经常跟我讨论里面的问题。

  主持人:王先生您最近有没有编一些这样的科普书?


  王渝生:我也写过一些科普著作,比如说我出版过一本书叫做《科学寻踪》,就从科学史的角度来讲一讲有些科学概念,科学成果是怎么来的,去年在这个非典期间,你们那个CCTV科教频道,他们要搞一个教科文行动,它里面有很多篇,就邀请我去做科技篇的策划呀,比如说去当一个嘉宾。拍的过程当中,他们发现我不一定做嘉宾了,我干脆做一个嘉宾主持吧,所以我也很高兴。我是参加了教科文行动科技篇的这个创作,节目的制作,以及这个书的编纂,我觉得这套书相当好,因为我们在去年七八月份,可以说集中的给我们的青少年观众,一个一个的快餐,天文地理数理化,高新技术的各个领域,以及文学历史都有,现在把它编成这样一本书。至少科技篇编的时候,我觉得有这样一个特点,因为我们播电视节目的时候,一方面是访谈,另一方面也播一些资料片,把那个资料片里面的解说词,比较精采的部分,以及我们嘉宾和主持人对话当中的一些精采部分,把它有机结合在一起,然后重新进行了文字加工,体现了它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这种互动性,再加上配了一些图片,可以说是图文并茂。举个例子,你比如说守望健康,是我们北大的一位年轻的张大庆教授,他就讲这个防疫,一直讲到了预防非典。而且当时我还从历史上找到了大概在清朝末年,1910年,1911年,吴连德当时在东北防治鼠疫,然后开了一个万国防治鼠疫大会,当时的历史照片。我翻出来一看,使我大吃一惊,居然有一幅照片是90多年前,差不多将近100年前的“滨江疑似病例”,所以我原来认为这个疑似病例是我们今天的发明,实际上在90年前,清朝末年的时候已经疑似病例这个说法了,所以我觉得配合当前最新的一些科技成就,讲的很好。

  叶永烈:科学普及作家我觉得他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变电站,因为从科学家那里出来的是高压电,那么我们百姓用的是低压电,普通的220伏的低压电,需要什么呢,需要科普作家把它变电。

  主持人:难怪那么多科学家,埋头钻研的时候,像我们这种了解科学很少的人就觉得多苦呀,其实让你们一讲就觉得他们的研究是很有意思的,也很好玩的。

  王渝生:李政道有一句名言,他说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学理工科出身的,要多补一点文学艺术,哲学方面的课,同样的你们搞媒体的,可能是学文科出身的,你们要搞科普节目,你们也要补一点理工科方面的课,这样把文理结合起来,我们的科普宣传就能够搞好了。


  叶永烈:的确就是你把一个很深奥的科学道理,怎么非常通俗讲出来,这就需要一种文学修养,所以我有一次去看过那个文学老前辈,冰心的时候,她就跟我讲起,她说你的老师高士其是我的同乡,她说有一次,冰心住院,医生给她测白血球,说白血球偏高,她就问医生这个白血球偏高是什么意思,医生就给她讲了一大统医学的道理,他听了半天听不懂,正好高士其来看她,她说高士其你给我解释解释这个白血球增多是什么含义?高士其跟她说,他说白血球其实就是一个国家的警察,如果一个国家发生动乱呢,警察就突然数字就增多,你现在发烧,你身体里发生动乱了,所以你里头白血球就增加了,冰心说我一听高士其讲我就明白了,她说医生讲半天讲不懂,所以说科普作家需要文学的修养,擅于用比方,打比喻,一下就把很深奥的道理就可以讲清楚了。

  王渝生:我还想起一个例子,就是著名的天文学家李元先生,他50年代的时候,是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还是个小年轻,他说有一次陈毅陪同毛主席去参观紫金山天文台,看到彗星,陈毅就问毛主席,这个彗星到底怎么讲能够把它讲的比较通俗,结果毛泽东说了一句话,他说彗星呀空虚的很呀,李元先生说这个比喻很好,彗星它很空虚,所以有时候有一些文学的描述,来解释一些科学道理的话,使人很容易接受。

  主持人:叶先生您当时征服了《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让他觉得您写的特别有趣,跟他们那些教科书不一样。您能跟我们举个例子吗?

  叶永烈:比如说水是什么呢,我先来讲个故事,英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化学家,叫普利斯特里,他经常喜欢变化学魔术给朋友们看,有朋友来的时候,他拿出一个没有颜色的烧瓶,看见什么都没有,可是他把那个烧瓶移近酒精灯的时候,突然就发出嘣一声,非常响,他们的朋友都吓坏了。他表演了很多次,有一次,他表演完了以后,才注意到那个烧瓶上头有一点点水珠,他记得他变那个魔术的时候,这个烧瓶干干净净的,因为有水珠的话就有人看出来了,他就把氢气摆进去以后,仔仔细细又做了一次,又是水珠,他于是就想,这个水珠从哪里来呢,是氢气燃烧以后所产生的?因此他进行研究,就得出来,水是由氢气跟氧气的化合物,也就是说水的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所组成。讲了这个故事,水是什么,就回答出来了。

  王渝生:所以好的科普著作,它不仅是普及了科学知识,它还崇尚了一种科学方法,还普及了一种科学思想,同时弘扬了科学精神,所以我们今天常常说,科普一定要四科结合,那就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结合。

  爱因斯坦在1937年写了一篇文章,《科学的社会功能》。他说科学的社会功能有两个,第一,科学直接的但更多的是间接的转化为生产工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的第二个功能是它的教育功能,科学左右了人类心灵,这个功能看起来,不像第一个功能那么明显,但是它和第一个功能同等重要。

  叶永烈:我记得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时候,当时对美国震动极大,当时的美国总统是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一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他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他说请检查一下我们美国的小学教育是否出了什么问题,他作为总统,当苏联在这方面领先的时候,他首先考虑到就是小学的科学教育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我觉得这个就是有一种战略的眼光,其实邓小平同志说要从娃娃抓起,科学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所以非常重要。


  主持人:你们两位还有什么样的科普著作,能给我们的观众朋友推荐一下?

  叶永烈:我前些日子参加上海市的优秀科普读物的评奖,我是评委,我看了很多很多最新出版的科普读物,在我的印象里有两本书写的很不错,一本就叫做《科学是美丽的》,这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的,它的作者是一位旅美的博士,他在美国那么多年,他的知识面非常广,而且他有很好的文学修养。这些文章最初在文汇报的笔会副刊上发的,然后编成这样一本书。这本书我觉得文笔非常漂亮,是一部优秀的科学散文之作,在最近几年当中,我很少看到这样好的作品。还有一本就是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的一本大厚书,叫做《走进科学大师》,他把世界上重量级的科学大师每个人都进行介绍,都有图片,非常好,是一本大书,这本书内容很丰富,当然唯一缺点就是价格高了一点,将近200块钱一本,如果是有个普及本的话,可能这个书会更容易走近广大读者。在新的科普读物当中,这两本书我是觉得十分不错的两本书。

  主持人:王先生还有什么书可以推荐?

  王渝生:我觉得有两套系列丛书我比较欣赏,可能一直在出,一个是《院士科普书系》,我觉得有很多院士除了从事他们高尖端科技研究以外,他们还写一些科普的著作,叫《院士科普书系》,一本一本在出,还有一个系列丛书,大概是卞毓麟主编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的《金苹果文库》,也蛮不错的,一本一本的,一次出了十来本,大概出了好几集了。还有最近好像有一部翻译的叫做《阿西莫夫传》,那也是不错的。

  叶永烈:阿西莫夫作为美国的科普大师,他的生平我们并不太了解,有一本非常详细的阿西莫夫传记出来,还是很有意义的。

  王渝生:今后的话,我觉得有人应该给叶永烈先生写一本传记,因为你从19岁、20岁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就开始搞科普工作,现在著作很多,这也是榜样么。

  主持人:对,写出来的时候,我们再推荐,到时候再推荐。

(编辑:小文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