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一个为数学而痴迷的人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03日 19:47
哥德巴赫猜想--“1+1”,这道世界各国科学家为之前仆后继奋斗了250多年的古典数学难题,被一个中国人在本世纪60年代证明到最接近“1+1”的地步--“1+2”。他是一个为数学而痴迷的人,常年忍受着无尽的病痛折磨,有着坎坷的生活经历。童年时患上肺结核,大学毕业后,两次被工作单位辞退,他做过小商贩,摆过地摊,过分节俭的生活和独来独往的性格使许多人不愿接近他,这个传奇式的人物就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1933年5月22日,在福建省闽侯县胪雷村,今天的福州市郊,一个瘦弱的男婴降生了。因为在堂兄弟里排行第九,在家里大家都叫他“九哥”。 九哥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陈元俊在闽侯县的一个邮局工作,全家只靠他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在福建方言里,日子过得好叫滋润,于是父亲给九哥起名叫陈景润。
1953年的秋天,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被分配到了北京四中当数学教师,他的父亲陈元俊满心欢喜地认为儿子的生活就要滋润起来了。然而事与愿违……
陈景润一想到将要当老师,在讲台上站立,被几十双锐利而机敏的眼睛盯视,他禁不住吓得打颤!这不是他理想中的数学世界,对于数学研究的痴迷,使他没有心思和勇气去面对他的学生们。尽管四中史无前例为他专门设立了只负责批改作业的老师。但是陈景润的内心还是十分苦闷的,在四中工作的这一年里,他住院六次,作了三次手术。在病床上的日子成了他最美好的时光,他用数学家特有的灵敏,推算查房的时间,用最快的速度把书藏到枕头底下。在这段时间里,研究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成了他生活的唯一寄托。
陈景润做梦都想回到厦门大学,回到他学习数学的黄金岁月中去。不久他的愿望实现了。1954年的秋天,他被北京四中解聘了。被四中解聘以后,陈景润回到福州老家,摆了个书摊,正当陈景润决定一辈子以书摊为生,自学数学的时候, 厦门大学又把他召回。在母校的日子里,陈景润完成了论文《他利问题》,改进了华罗庚在《堆垒素数论》中的结果,当时他只有23岁。华罗庚曾经对自己的得意门生王元说:“你们呆在我身边,倒让一个素不相识的青年改进了我的工作。”1957年9月,华罗庚把陈景润调到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73年,《中国科学》发表了陈景润的证明全文,国内外数学界公认他的论文是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要里程碑,这项成果被誉为“陈氏定理”,从此“陈氏定理”成为世界数论专著中不可缺少的一章。哥德巴赫猜想的轰动效应,立刻引起了党中央的重视,毛主席下令抢救陈景润。为了改善他的生活环境,组织上决定分给他一个16平米的单人间。陈景润只用了三年,就把世界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推进到(1+2),而简化它却用了生命中九分之一的时间,对于一个享年只有63岁的科学家来说,这段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陈景润对数学以外的兴趣是极其有限的。但他喜欢北京香山的鬼见愁,在去世前一个月,他还和夫人由昆相约,到病情稳定以后和妻儿去登高望远,这个愿望最终没有实现。
在陈景润最后的岁月里,他曾经竭尽全力冲刺哥德巴赫猜想。虽然离(1+1),最终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只有一步之遥,但陈景润知道,他和他所在的世纪也许不能企及了。
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63岁。他为科学事业做出的最后一次奉献是:捐赠遗体供医院解剖。
大凡科学成就有这样两种:一种是经济价值明显,可以用多少万,多少亿人民币来精确地计算出价值来的,叫做“有价之宝”;另一种成就是在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宇宙天体、基本粒子、经济建设、国防科研、自然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等等等等之中有这种那种作用,其经济价值无从估计,无法估计,没有数字可能计算的,叫做“无价之宝”,例如,这个陈氏定理就是。
陈景润生前常说的一句话是:“时间是个常数,花掉一天等于浪费24小时。”他就是在对每个人都相同的时间常数下,做出了超出别人几倍的成就。数学家的研究本来就是在挑战人类智力的极限,而中国的数学家们愿意说: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智力极限的总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