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科技频道 > 与热浪同行 > 节目内容 > 正文

清凉之屋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09日 16:37

  你好观众朋友,其实相对而言,今天我们的人类已经算是非常幸福了,因为你看我们一开冰箱里面就会有冷饮,一进屋就会有空调,即便是这样,我们还是觉得盛夏难耐,但是在古代,那时候既没有冰箱,也没有空调,古人是如何避暑的呢?今天我们特别请到两位嘉宾,他们是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的李鸿洲先生和周家斌先生,让他们跟我们聊一聊古代人避暑的秘方,两位先生好。

  记者:我觉得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每当夏天的时候,我们一进那种老式大房子,比如故宫里面的大殿,老式的房子,我们觉得特别凉快,比我们现在盖的房子凉快多,两位是不是也有相同的感觉?

  周家斌:对。我们现在盖房子是钢筋水泥盖好了,盖好了,觉得冬天太冷,夏天太热,怎么办呢?那就装上暖气,安上空调,也就是说我们房子上不讲究,在设备上想办法,古人是倒过来,他是根据他们自己生活的需要和他们住的地方不同,就是想办法在房子上面做文章,就是说我只要把房子盖好,我就可以冬暖夏凉,你比如我们黄土高原的窑洞,它就冬暖夏凉,在山西和陕西这个地方,有的窑洞弄到地下十米十一米的地方,底下实际上相当于简单的地下宫殿了。

  记者:为什么住在地下比较凉快?

  李鸿洲:因为咱们这个地,它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导体,太阳晒到地面,当然地表会增加很热,但是热向地面以下去传导,传导的速度是有限的,所以房子如果是用半地下的,都觉得比现在你地上面凉快多。

  周家斌:到一定的高度,一定的深度,温度基本上变化不大,冬暖夏凉都是这样。

  李鸿洲:基本上是恒温。

  周家斌:比如过去的水井就可以感觉,水井提上来的水,冬天是冒气的,热乎乎的,夏天水凉快不得了,实际上底下十几米的地方,温度基本上不变。

  短片1 由半穴居发展到地面建筑,由自然形态住所向人工形态建筑转变,当人们不再穴居于昔日厚厚的土层之下时,暴露在烈日下的古人如何建造房子?原来避暑的秘密就在巨大的屋顶里。

  记者: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一些老式的建筑里面会非常地凉爽?

  李鸿洲:我们现在北京的老四合院,基本上屋顶是尖顶的,算小屋顶,宫殿算大屋顶,这个房子它的房顶子很厚,房顶子非常厚,一间普通的房顶大概重量能有三到四吨,就是咱们十二三平方米的这么间房子它的房顶差不多能有三吨或者还要重。

  为什么会有这么厚?厚厚的屋顶里到底有些什么呢?这些重达数吨的房顶有什么功效?

  这是咱们四合院的一个房顶,这是它的剖线,这个剖线是沿这个地方切下来的,房顶下面是一根檩条,檩条上面是椽子,几根椽子,椽子上面铺着木板,木板上面这条黑线是什么呢?是防水层,现在当然是用油毡什么东西,很高级的可能都用的是像皇宫什么的,这层防水层用铅,上面防水层上面用的是苇薄或者是荆巴,就是荆条的荆巴。

  记者:这是什么意思?

  李鸿洲:就是作为隔热,它悬,苇薄什么都是悬的。

  记者:苇薄是什么?

  李鸿洲:就是苇子垫成那种帘子,在建筑上咱们就说苇薄。

  这就空了,这个时候有的人甚至铺上稻草

  李鸿洲:现在为了顶层不太热,还有盖泡沫砖的,因为泡沫弯跟实心砖不一样,它里面有泡沫,含有微孔,微孔的空气是不良导体,空气就是作为隔热的,所以隔上泡沫就比隔上一个实的洋灰板隔热好得多,然后再在上面铺上泥巴,灰跟泥和起来的,再往上基本上全是灰,灰上再搁瓦,这样的话,盖起这个顶子来,这样一个顶子,刚才说了,一间房子的顶子大概有三四吨,干了以后有这么重,厚度至少这面得差不多将近有半尺厚。

  即使如此严密的隔热层的房顶,古人还觉得不够,高高的屋顶还有什么可利用的呢?房顶之下还藏有什么秘密?

  我们这个房顶构成了以后,有不良导体有绝热的,整个这么厚的隔热层,这个房子又是盖的很高,过去咱们北京老四合院这种房子,一般的都有三米多高,差不多有三米多高,我们现在的房子也只有两米五六,两米六七,两米七八就算高的。

  记者:不算装修,装修以后就是两米三五了。

  李鸿洲:房子里面吊了一个天花板,你们看从上面好几米高,一直到里面天花板,里面又是空气,这里面的空气基本上是一个密闭的空气的顶。

  记者:这也相当于一个隔热层。

  李鸿洲:这又是一个更厚的隔热层,显然冬天凉气冻不进来,夏天热气跑不进去。

  李鸿洲:空气是不良导体,是不导热的

  记者:等于相当顶上顶了一个大个的空气隔热层。

  李鸿洲:又顶了一个大的空气隔热层。

  庞大的屋顶内部提防夏日酷热,但外部却大面积接受阳光的晒,大屋顶该如何散热?如何防暑呢?

  这种房子叫阴阳瓦的房子,上面盖的是阳瓦,下面是阴瓦,这一块瓦一块瓦扣起来,里面填的都是白灰,沙土,泥。

  这些隔热材料是为了解决什么,是为了解决直接接受日晒,太阳照,这都是一个散热面,阴阳瓦的东西或者是灰埂都是散热面,为什么平顶就是不如这个好,因为散热面积大了。

  记者:如果是平顶的话就一个散热面,这里有凹的,有起来的,等于跟空气接触面积大。

  李鸿洲:咱们日常生活这种散热面的地方多得很,摩托车的气缸,风冷气缸一条一条的散热的,大功率晶体管散热也是弄一个金属杆一层层的,这里面是散热的。

  为了避暑,严实的大屋顶层层防守,那么住人的屋子完全封闭了吗?空气如何流通?

  另外这里面的空气就是不流通了,它可能怕里面潮湿,怕里面会腐败,遭朽,这样的话房顶上面一边还有一个通风孔,小的空气流动,虽然是一个绝热的不良导体的空气,但是里边还是有通风,不让它遭朽了,这样会延年益上。

  短片2 巧妙的结构,独特的构成,实现了古人夏日避暑的梦想。但是在水分相对充沛的南方,巨大的大屋顶如何应对酷暑?

  记者:刚才像周先生所说,我们可能那时候没有空调,但是我们就在房子上下工夫。

  周家斌:不同的地方想不同的招,你像到南方到热带的西双版纳这些地方,用竹子盖成两层小楼,底下这层是不住人的,吊角楼,上一层第二层住人的,他就空了,这一空,我主要觉得他是靠通风来解决的,顶上也是一些很简单的热带的一些树叶什么的一盖,甚至有的地方还能够看见星星,它主要是靠通风,四面透风,夏天就不热了。

  周家斌:还有些地方顶上可以灌水,房顶上可以有水。房顶上像一个池子一样,外边做高一点,房顶上下了雨以后,老有水在那里,这个就凉快了。反正是想办法让房子温度降下来,如果再跑到更热的地方,热带,它怎么办?把这个楼房子盖得很厚很厚的泥巴盖了以后,窗户弄的非常小,它那个地方是日夜温差很大,晚上还是相当凉快,所以窗户弄的相当小,晚上就凉快,到白天这个窗户很小,塞不进去,屋里还是凉快,总是因地制宜。

  记者:刚才两位分析了几种建筑样式,您觉得它有点矛盾,您看刚才咱们讲的宫殿式建筑,采用的方法是隔,把顶弄的很厚,然后一层一层的隔热,保证底下凉快,到了南方的话,它顶要透,要讲究通风,一会是隔热,一会是透,这个怎么来理解,这个差异太大了,到底应该是什么才是凉快呢?

  周家斌:我想这可能跟地方有关系,北方我觉得虽然北京现在有桑拿天,总的来说是干热,干热的话,只要把房子弄厚一点,晒不着,这个房间凉快了,南方的主要矛盾是湿热,温度高,湿度大,这受不了,所以必须要通风,一通风随时把湿空气带走

  短片3 无论是北方气势恢宏的皇家宫殿,规整和谐的四合院,玲珑秀丽的凉亭,还是南方飞檐翘角巧夺天工的吊角楼,纯朴淡雅的竹楼,独具风韵的客家土楼,万变不离其宗,大屋顶完成了避暑的梦想。向水平延伸开的大屋顶,仿佛一把巨大的遮阳伞,而西方建筑的屋顶多为隐藏式,而把艺术想象的空间留给墙壁。现代摩天大楼多借鉴西方建筑特点,躲在墙壁之后的屋顶还能为夏日的人们撑开保护伞吗?

  记者:按理说我们科学技术和古代应该说有一种质的飞跃,我们掌握了各种各样的科学原理,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建筑方法,我们还有很多非常非常著名的设计师,为什么现在我们盖了房子,必须得靠空调,必须靠暖气来调节温度呢?比如我们也可以像古代人那样,通过建筑来控制室内的温度,为什么现在的房子会盖成这样,两位有没有想过?

  李鸿洲:这个东西可能跟具体条件相联系,首先你盖房,这种房子还要省地方,所以向垂直方向发展的问题,这成为一种主流。

  记者:您的意思是越盖越高,占地小,面积大。

  李鸿洲:为什么?特别在我们中国,人多地少。

  周家斌:我觉得这个跟理念有关系,现在流行的就是房子盖好,反正我有空调就能解决,可是最近我好像看到一些报道,已经有一些生态房屋出现了,它也是有相当我们中国古代的人或者外国古代人的思想,通过房子来解决,他也是把建筑材料改变了,就可以比较暖和,夏天比较凉快,也能做到,我觉得这可能是设计思想也在变,有好的东西可能在返璞归真。

  记者:李先生有什么想法?

  这种情况只能作为有时候研究探索一种方式,一种东西,所以说大面积推广去做这种事情。

  记者:您觉得不可能的。

  李鸿洲:我觉得有困难的。

  记者:还得靠空调解决问题。

  李鸿洲:但是说未必一定是空调,过去我见过一条报道,国外是哪个国家我记不清了,已经在房顶上修荷花池,房顶上修了荷花池,据说北京也有这种酝酿。

  记者:有的楼上有游泳池。

  李鸿洲:那个肯定顶层就不会像我们现在顶层这么燥热。

  周家斌:就像南方过去的水顶一样。

  短片5 屋顶为夏日里人们躲避酷日炙烤的保护伞,她传递人与天的对话,她凸现古建筑的标志。宝盖头组成了中国文字中几乎所有的关于建筑的汉字(室、宫、宅、家、牢、穴、窝、窑、寓)。独特的文化背景,产生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天然的避暑窑洞,雄伟的大屋顶,灵巧的吊角楼,对夏日避暑的宿愿成就了辉煌神奇的建筑。

(编辑:戴昕来源:CCTV.com)